股權分置改革時間(股權分置改革)

摘要: 1、股權分置改革是指通過非流通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之間的利益平衡協商機制,消除A股市場股份轉讓制度性差異的過程。2、一般是上市企業非流通股東支付一定的對價給流通股東,以取得股票的流通...

1、股權分置改革是指通過非流通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之間的利益平衡協商機制,消除A股市場股份轉讓制度性差異的過程。

2、一般是上市企業非流通股東支付一定的對價給流通股東,以取得股票的流通權。

3、股權分置改革發展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第一階段:股權分置改革探索階段。

4、 2.第二階段:股權分置改革啟動階段。

5、3.第三階段:股權分置改革正式實施階段。

6、4.第四階段:后股改時代。

7、擴展資料:股權分置股權分置也稱為股權分裂,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股份暫時不上市流通。

8、前者主要稱為流通股,主要成分為社會公眾股;后者為非流通股,大多為國有股和法人股。

9、股權分置問題被普遍認為是困擾我國股市發展的頭號難題。

10、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權不能流通。

11、由于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利等“股權分置”存在的弊端,嚴重影響著股市的發展。

12、股權分置是指A股市場上的上市公司按能否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被區分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這是我國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形成的特殊問題。

13、股權分置不能適應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要求,必須通過股權分置改革,消除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異。

14、非流通股與流通股這二類股份,除了持股的成本的巨大差異和流通權不同之外,賦予每份股份其它的權利均相同。

15、由于持股的成本有巨大差異,造成了二類股東之間的嚴重不公。

16、這種制度安排不僅使上市公司或大股東不關心股價的漲跌,不利于維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也越來越影響到上市公司通過股權交易進行兼并達到資產市場化配置的目的,妨礙了中國經濟改革的深化。

17、最開始提的是國有股減持,后來提全流通,直到提出解決股權分置,其實三者的含義是完全相同的。

18、國有股減持包含的是通過證券市場變現和國有資本退出的概念。

19、全流通包含了不可流通股份的流通變現概念。

20、而解決股權分置問題是一個改革的概念,其本質是要把不可流通的股份變為可流通的股份,真正實現同股同權,這是資本市場基本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