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癌癥感染新冠(一個小醫生的科普:癌癥患者講述全家感染新冠經歷)

摘要: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得癌癥感染新冠,一個小醫生的科普:癌癥患者講述全家感染新冠經歷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美華裔頂級癌癥醫生給所有人關于新冠的建...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得癌癥感染新冠,一個小醫生的科普:癌癥患者講述全家感染新冠經歷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美華裔頂級癌癥醫生給所有人關于新冠的建議,尤其是癌癥病人的建議。

在這里,我重點以癌癥患者的疫苗接種和防疫為例,探討高危人群中面臨的挑戰及相應對策:

1. 癌癥患者的疫苗接種應盡早盡全(包括加強針)

目前,民眾,甚至是一部份醫務人員,對癌癥患者的疫苗接種持保留態度,這嚴重地影響了癌癥患者這一高危人群的抗疫能力。

在美國,癌癥患者(以及其它嚴重免疫缺陷的患者),80歲以上的老人和一線醫務工作者是在2020年12月所第一批接種Covid-19 mRNA 疫苗的。事實上,對這些有基礎疾病的人接種疫苗,最大的挑戰不是副作用,而是免疫系統功能低下。沒有證據顯示老年人,或者有基礎疾病的人對疫苗接種的副作用明顯增加。相反,這些患者的疫苗接種,得遠遠大于失,必須盡早盡全。因為擔心副作用而不接種是夲末倒置。

在美國,80歲以上的老人,疫苗完全接種率達近90%。而在中國,這個比例只有40%左右(包括打強針)。而癌癥患者的疫苗接種率,據報道則還遠低于40%。是我們亡羊補牢的時候了!

2. 什么情況下,癌癥患者的疫苗接種應該適當推遲?

對于正在接受化療或者骨髓移植的患者,由于機體的免疫力明顯下降(不是疫苗接種副作用明顯增加), 可以考慮在化療,骨髓移植之后二到四周再考慮接種疫苗。

3. 疫情高峰時期,癌癥治療是否應該暫停?

原則上,癌癥的常規的標準診治不應該因疫情而受影響。在美國疫情高峰期間,我所在的MD Anderson 癌癥中心(美國最好的腫瘤醫院)沒有一天停止對患者的收治,尤其是像肺癌等惡性程度比較高的癌種。但對于生長緩慢的癌癥,比如前列腺癌,可以考慮適當推遲手術或者放療的時間。同時,應該盡量減化診療過程,提倡遠程醫療。在我們醫院,30% 的門診在疫情期間變成了遠程視頻醫療。

4. 患者在治療期間變成陽性后,是否應該暫緩癌癥治療?

在Covid-19 疫情的早期, 既沒疫苗,病毒的致病性又高。因此,如果在治療期間發現陽性患者,病人的院內治療(包括化療,放療,手術)都會暫停21天。然而,隨著疫苗接種的普及,以及Omicron 致病性的降低,為了不明顯影響癌癥治療的效果,我們通常只會暫停化療或者手術。而放療則會安排專屬的機房,通道,時段繼續治療。靶向藥通常也不應該受影響。至于免疫治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做決定。

5. 什么時候是高危人群最艱難的時刻?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是高危人群最艱難的時刻。在短時間里,大批民眾將會被Covid-19 感染,醫院人滿為患。更糟糕的是,今年的流感也預計比往年來得更猛一些。這種時候,高危人群一定要小心謹慎。不但要接種Covid-19 疫苗加強針和流感疫苗,還要做好個人防護,少接觸人群,尤其是家里常在外面跑的年輕人。如果陽了,年輕人三到五天可能就恢復了。我在美國全家四口人,在不同的時間段至少被感染過一次,但是都在三天內基本恢復,我們也從未去過醫院。但是對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特別是有基礎疾病,但又沒有接種完整疫苗的老年人,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將會是這次疫情的主要受害者。

本文得癌癥感染新冠,一個小醫生的科普:癌癥患者講述全家感染新冠經歷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