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準曲線(做標準曲線的12個經典問題)

摘要: 在制作標準曲線時,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經常有人問:一定要做五點嗎?線性相關系數r值必須達到多少個9?你每天還是每次都做音樂?曲線一定要經過原點嗎?……本文梳理了標準音樂的相關...

在制作標準曲線時,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經常有人問:一定要做五點嗎?線性相關系數r值必須達到多少個9?你每天還是每次都做音樂?曲線一定要經過原點嗎?……

本文梳理了標準音樂的相關問題,

讓我們來看看!

1.制作標準曲線的依據?

GB/T22554-2010中基于標準樣品的線性校準:

1)標準曲線的濃度范圍應覆蓋正常操作條件下的測量范圍;

2)標準樣品的成分盡可能與被測樣品的成分一致;

3)標準樣品的濃度值應等距分布在測量范圍內;

4)標準樣品的數量應至少有3個濃度;

5)每個標準點至少重復兩次,這個重復是指從稀釋開始;

如果國家標準有相應的濃度系列推薦,盡量按照國家標準。我們在工作中經常使用線性校準,因為線性方程是最簡單的。

2.什么是校準曲線?

校準曲線包括標準曲線和工作曲線。前者不經過預處理過程,直接用標準溶液系列進行測定,往往對樣品造成較大誤差。后者中使用的標準溶液與樣品經過了相同的消化、凈化和測量過程。

3.首先,你要做多少分才能給這首歌打分?

標準曲線需要幾個數據點,這些數據點與被檢測組分的濃度范圍、分析儀的響應特性、干擾因素、濃度和檢測信號的響應類型有關。

3點:對于一些低濃度,特別是微量分析,且濃度范圍不是很大,檢測器響應可靠,背景干擾很小的,可以選擇較少的工作點。一般3個集中點就夠了,有的甚至可以只用一個集中點,另一個點直接用坐標原點。

4~6分:如果平時測得的樣品濃度范圍較寬,檢測器的響應不完全是線性曲線(直線),可采用二次曲線或分段校正的方法,以減少數據偏差。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使用更多的數據點。如果不分段,4~6個數據點就夠了。

至少兩點:但如果是分段校正,每段至少需要兩個數據點。對于一些沒有固定濃度范圍的樣品,特別是一些檢測機構,如果分析儀的檢測響應可靠,環境因素影響不大,可以做一個校準曲線。如果環境因素影響較大,可以不制作校準曲線,而采用標準加入法或標準加入-一次稀釋法更簡單。

其實我們一般做五點(不包括零濃度);以一般檢出限的5~10倍為第一點,再增加1倍。最高濃度為最低濃度的10~20倍為宜(以理化分析實驗為例)。當然要根據儀器的靈敏度來調整。

4.標準歌的R值多少個9才算合格?

實驗室應根據檢測標準(方法)的要求,使用標準溶液或標準物質建立標準曲線。所用的標準溶液或標準物質應覆蓋測試樣品的濃度范圍。如果對檢測標準(方法)沒有具體要求,至少用5個標準樣品(除空白)建立線性標準曲線,在每一點重復測定1-3次。對于篩選方法,線性回歸方程的相關系數不應低于0.98,對于確證方法,相關系數不應低于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