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衛盧溝橋(保衛盧溝橋1.291攻略)

摘要: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守衛盧溝橋(保衛盧溝橋1.291攻略)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七七事變大漢奸竟然是一個老太太!她雖然其貌不揚,但竟然受到過日本...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守衛盧溝橋(保衛盧溝橋1.291攻略)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七七事變大漢奸竟然是一個老太太!她雖然其貌不揚,但竟然受到過日本親王的接待。就是這個老太太,在丈夫被殺后也要幫助日本侵略者。

?

這個老太太的丈夫姓郝,村里人都稱她為郝老太太。不過郝老太太雖然姓郝,但她的想法、做的事一點也不好,讓所有人唾棄。

?

因為她是一個十足的漢奸。抗戰勝利后,整個華北的人民紛紛聲討她,罵她是日本人的走狗。

?

惡人終有惡報,郝老太最后的結局也是讓人唏噓。

?

1937年,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拉開了全面侵華的序幕。當天,日軍就進入了郝老太太所在的村子。

?

村里人全都嚇壞了,只有郝老太太非常熱情。她帶著丈夫夾道歡迎,還為日軍送水做飯,不要任何報酬。

?

日軍一看,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自己費盡心思想找一個美化侵略的中國代言人,這下不用找了。

?

日軍對郝老太說,只要和皇軍合作,就是良民,皇軍保證你們家人的安全。而就在剛剛不久,日軍還屠殺了中國第29軍,守衛盧溝橋和宛平城的第219團3營的戰士們壯烈犧牲。

?

村里人都勸郝老太,日本人是侵略者,不能相信他們的話。可郝老太像是著了魔,誰說的也不聽。

?

此后他們兩個老人就負責給日軍送水送飯,救治傷員。

?

日軍對她們很滿意,送給她們一家很多錢財。還派軍官和郝老太合影,制造“中日友好”的假象。

?

當時日本的畫報上還刊登了郝老太給日軍送飯的照片,這讓她在日軍里出了名。郝老太更加相信日軍,賣力地討好日本人。

?

在1937年9月,郝老太還在自己家中藏了一個日本兵,躲過了我軍的追捕。事后,郝老太還熱情款待了這個日本鬼子。

?

但是日本人其實只拿她做一枚棋子。在一次送飯的途中,郝老太的丈夫被日軍的炮火炸死了,而日軍根本沒打算給她一家一個說法。

?

按照常人的思路,肯定會和日軍反目成仇。但是郝老太沒有怪罪日本人,反而說老伴自己不小心被炮彈砸中喪命的,不干日本人的事。

?

村民發現郝老太已經無藥可救,再也不勸她了。而郝老太在日軍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成了“中日友好”的形象大使。

?

在盧溝橋事變6周年之際,日本崇仁親王親自接見了她,郝老太當時熱淚盈眶。之后日本《大東亞戰爭畫報》大篇幅地報道了接見的整個過程,妄圖借此向全世界掩蓋侵略地暴行。

?

此后郝老太繼續幫助日軍,甚至不惜變賣自己的家產,也要讓他們吃上飯,穿的暖。

?

不過郝老太的好日子沒多久就到頭了。抗戰勝利后,日本無條件投降,撤出了中華大地。

?

人民歡欣鼓舞,在慶祝之余,開始清算漢奸。而郝老太是首當其沖,被冠上了“七七事變第一漢奸”的罪名,人人得而誅之。

?

人們紛紛尋找郝老太的下落,卻發現她不見了蹤影!

?

有人猜測她病死了,畢竟她歲數不小了。也有人猜測她被日軍殺害了,因為郝老太知道許多日本人的秘密,所以不能留著她。

?

不過郝老太死后卻免除了人民的審判,可人們至今也不理解為什么郝老太心甘情愿為日本人賣命,都懷疑她是不是腦袋壞了。

請你欣賞關注評論分享

歲月點唱機

30年代抗戰歌曲,《保衛盧溝橋》,鏗鏘有力,絕不失去每一寸土地

02:12

抗戰人物故事:“寧做戰死鬼,不做亡國奴。宛平和盧溝橋就是我的墳墓!”29軍三營營長金振中在回答代軍長馮治安打來的電話時奮力說出的一句話,馮治安為之動容。

1937年7月6日,日寇全面侵華的前一天晚上,盧溝橋下著大雨,一個老農卻站在雨中,他扛著鐵鍬,全神貫注地盯著遠處正在演練的日寇。這位老農就是負責鎮守宛平和盧溝橋的29軍三營營長金振中。

他只身一人,喬裝打扮,冒死來打探的他看到敵人的演練,心中隱隱有種擔心。

在此之前,北平已被日偽政權三面包圍,只有西南方向的宛平城和盧溝橋還保留著北平地區與華北的聯系通道。

全國上下掀起抗日的熱潮,中華民族空前團結起來。

1936年春天,金振中率部進駐宛平城,也就是盧溝橋的一線。

為激勵官兵守土抗敵之志,要求全營官兵吃飯前、睡覺前都要高喊"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的二十九軍口號。

從1937年開始,日本駐屯軍就在豐臺道路,周橋一帶頻繁演習。

1937年7月7日晚7點半,日軍開始演習。

晚上十點多,日軍聲稱演習地帶傳來槍聲,并有一名士兵失蹤,要進城搜查,遭到219團拒絕。

事實上,這名叫做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剛入伍沒多久,他只是去解手時迷路,20分鐘后就自行回歸部隊。

上級得知消息稱失蹤士兵已被找到,但是日軍聯隊長牟田口廉也選擇隱瞞,并且上報消息稱有一名士兵失蹤,只為進入宛平城內進行搜查,繼續向宛平城的29軍挑釁滋事。

當天晚上11時,戰爭隨之打響。

震天動地的槍炮聲響起,宛平城和盧溝橋同時遭到突襲。

日寇如潮水般地向我陣地涌來,守衛盧溝橋和宛平城的第219軍團第3營在團長吉星文和營長金振中的指揮下奮起反抗。

金振中下令,只要進入我陣地前100尺內,以猛烈火力消滅之,決不放他生還。

七七事變就這樣爆發了,戰斗異常激烈,三營營部遭到炮擊,金振中的隨身侍衛兩死一傷,可他卻依然身先士卒,穿越槍林彈雨,奔走在幾個陣地之間,不停高喊著“寧為戰死鬼,不當亡國奴”兩句誓言激勵部下奮勇殺敵。

7月8日,日寇見久攻不下,便派遣櫻井德太郎等四人前來談判,可櫻井竟想用武力壓服金振中。

“只要你升起白旗,將盧溝橋和宛平獻給黃軍,我就保你活命。”

聽聞此言,金振中大怒,一槍將日寇通一關艾澤擊斃。

當他正想繼續處決櫻井等人時,被部下攔住,剛才還不可一世的櫻井已被嚇得屁滾尿流。不久,日寇的進攻又開始了。

金陣中將櫻井三人綁到城頭來羞辱日寇,并頂著敵人密集的炮火,親率九連,十連增援敵人重點進攻的鐵橋陣地。

目睹營長親自上陣殺敵,守衛鐵橋的戰士們群情激憤,不畏犧牲,經過兩小時的血戰,終于將日寇擊退。

9日,日寇以十數輛坦克掩護其步兵再次向我城墻撲來。激戰中,我軍右翼即將被撕開。危急時刻,12連官兵用血肉堵住了缺口,與數倍于己的鬼子展開了白刃戰。

金振中立刻命令迫擊炮連集中火力消滅敵軍坦克,并率領部下繞到敵人左后方突襲日軍。日寇大隊長一木清直被擊斃,鬼子狼狽逃竄。

然而一天后,日寇更加猛烈的炮火鋪天蓋地地襲來。傷亡慘重的三營將士面對增加了數倍兵力的日寇,卻依然寧死不退。

金振中更是率領戰士們手舉大刀在鐵橋上與鬼子反復肉搏,可血戰五小時,日寇卻越殺越多,最終鐵橋東端陷入敵手。

國民革命軍29軍代軍長馮治安打來電話詢問戰況時,金振中喊出了那句“宛平和盧溝橋就是我的墳墓”的豪言。

馮治安動容,立刻將二營700多人也給了他。

當晚,金振中向二營、三營將士們下達了誓死奪回鐵橋的命令。

聽到這個命令,許多士兵竟激動地哭了起來,因為七七事變后,大家一直被動挨打,委曲求全,實在太憋屈了。這次終于能主動進攻了。

凌晨2點,戰斗打響,11連攻敵正面,9連殺向敵人右后方,12連直插敵人左后方,二營斬斷敵人增援之兵,金振中帶領6連,10連痛擊敵人。身后槍炮聲慢慢轉為了刺刀拼殺之聲,將士們將之前的憋屈用大刀全部發泄在了鬼子身上。

經過奮戰,終于奪回了鐵橋。

可歡呼中,金振中卻倒下了,一名隱藏在黑暗中的鬼子偷襲了他,金振中的左腿被手雷炸斷,緊接著又有一顆子彈從他左耳旁鉆進右耳下打出,重傷的他立刻被送到了醫院。金振中傷好后立刻前往漢口保衛武漢。

三個月的血戰,白刃戰近百次,可武漢還是沒能守住。

之后,他轉戰數敵,堅持抗戰,直到勝利。

金振中被何基沛將軍稱其為“真正的抗日民族英雄”。

如今國泰民安,國家也強大起來,不會再有人敢輕易來冒犯。但我們不能忘記,正是那些英雄們為保衛國家所作出的努力和犧牲,才有今天的和平生活。

勿忘歷史,吾輩自強。

圖片一《重返盧溝橋》。1945年10月,中國軍隊于七七事變八年多后重新回到盧溝橋。1945年10月10日,平津地區受降儀式在故宮太和殿廣場舉行,中國第11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在日軍投降書上簽字。

駐守盧溝橋的中國軍人形象英挺,代表著守土衛國的正義形象,背后的石碑上斑駁的“盧溝曉月”四個字象征著民族歷史的滄桑與榮耀。

由此追溯到八年前,那幅壯懷激烈的盧溝橋守軍照片以及青年記者方大曾。

圖片二為方大曾《盧溝橋抗戰記》。1937年8月1日,上海《世界知識》雜志發表了署名“小方”的《盧溝橋抗戰記》及數張照片,25歲的北京記者方大曾,采訪了奮勇殺敵的二十九軍將士,拍下了身背大刀、步槍,守衛在盧溝橋石獅旁的中國軍人英姿。

  “我站在盧溝橋上瀏覽過一幅開朗的美景,令人眷戀,北面正浮起一片遼闊的白云,襯托著永定河岸的原野。偉大的盧溝橋也許將成為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的發祥地了!”

  這是方大曾在《盧溝橋抗戰記》中作出的預言,這一預言成為現實,而方大曾于1937年9月30日,在《大公報》上發表《平漢線北段的變化》后,再沒有人見過他,這個身挎相機在平漢路前線不斷突擊的年輕身影,就這樣消逝在抗戰硝煙之中。

賀 電

尊敬的金鄉鎮領導,陳壽楠主編,林立科先生及父老鄉親們:

大家上午好!

值此《夏野士集》新書出版之際,我們謹向您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強行進攻“盧溝橋”,中國駐軍第29軍37師奮起迎擊,英雄抗戰,揭開了全國抗日的序幕。就在此時此刻,出生在浙江省蒼南縣金鄉鎮的夏野士得知這一消息之后,拿起筆連夜創作了獨幕話劇《保衛盧溝橋》的小戲,并在民眾中快速演出,大大激勵了全民抗日的決心和信心。接著夏野士又不斷創作了10多部戲劇作品,在全民抗戰中產生巨大的反響,成為一位用文藝形式抗日的輕騎兵。

為紀念這位老前輩,弘揚他的革命精神,現有溫州著名戲劇專家陳壽楠老師,歷時數十年,精心收錄了夏野士在一生中創作的戲劇作品和戰地通訊、詩詞及部分家屬、戰友、領導對夏野士的點評和十分珍貴的圖片,匯編結集成《夏野士集》,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今天與大家見面了。

《夏野士集》的成功出版,可喜可賀。這不但是我們蒼南縣的驕傲,也是金鄉人的光榮。金鄉出了一個抗日英雄夏野士,他的精神將永遠鼓舞激勵我們在新的征程中,不忘初心,奮勇向前!

《夏野士集》的成功出版,也離不開金鄉鎮領導關懷和支持!您們是金鄉人民的父母官,為金鄉人民做了一件流芳百世的大事!

在慶祝新書出版之際,我作為這本書的出版策劃,特向你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和最誠摯的感謝!

《夏野士集》出版總策劃唐根華敬賀!

2022/08/15

1937年,日軍攻占河北一農村。不成想,一個老太太卻興高采烈地說:“歡迎皇軍,你們就是救世主…”可沒過多久,老太太的老伴就被日軍轟炸死了……可是這個老太太竟然覺得這事情不怪日本人,只怪老伴運氣不好。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本開始全面侵華。他們每侵略一個地方當地的百姓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日軍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

人民的生活猶如在煉獄一般,他們燒殺搶奪,殘害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在抗日前線的官兵誓死守衛盧溝橋,為了人民的安全奮起抗戰。敵我雙方死傷嚴重,一眼望去滿目瘡痍。

而在1939年7月7日,日軍為了祭奠在“七七事變”中被中國軍隊打死的日本士兵,舉辦了“慰靈祭”。

但放眼望去,在全是日本兵的“慰靈祭”中,竟有一名年近半百的中國老太太。

她是誰?一個中國人怎么會出現在日本人的地盤?大家一定想不到,照片上這個看起來和藹可親的老太太,竟然是個大漢奸!

說起這人就要從1937年開始了,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日軍攻占了河北的一農村,在日軍來到之前,村民們就聽到了風聲,都紛紛收拾行李逃命,有的往地窖里躲,有的往山上跑。

只是在這個村子里出現了一個特別奇怪的人,她就是郝老太,這位老太太的丈夫姓郝,所以村里人都稱她為郝老太。

郝老太與老伴郝大爺這大半輩子都沒要自己的孩子,兩人攜手共度了半生,在當時不要孩子的夫妻還是鳳毛麟角,所以在當地的村里幾乎都知道他們。

本來村里很同情他們二老的,可是想不到她們面對日本人他們的做法卻那么的獨特。

日本人是什么人,他們是很殘忍的,來中國就是為了霸占中國,他們所到之處幾乎是片甲不留的,因此老百姓遇到他們都是唯恐躲避不及的。

當河北淪陷后,河北的大小村莊里的百姓們一時間無處可逃,只求上天保佑,此時,在日軍進村的那一刻,顯而易見看到路邊兩旁站著的人們內心有多么的恐懼。

百姓人人自危的同時,卻也有少數的人滿臉充滿了諂媚,在這人群中,郝老太和郝大爺就是這樣的人。

郝老太他們還高喊“歡迎皇軍進村,你們就是我們的救世主……”這也就是本文開頭的一幕。

郝老太這句話一出,大家都面面相覷,不知道郝老太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日本人是救世主?這是哪里話呢?他們所到之處一定是濃煙滾滾,幾乎是片甲不留了,多少中國無辜的老百姓死在了他們的槍下,有多少人被他們禍害了,怎么在郝老太的眼中他們是救世主了?

其實這件事細細想來也不難想明白,也許這個郝老太其實是想要保護自己吧,畢竟對日本人諂媚他們就不會輕易的傷害自己。

只是沒想到這個郝老太做的事情實在是讓人看不下去了。村里人也對他們一家有了重新的認知。

接下來他們做的事情更是讓村里人大跌眼鏡。郝老太把日本兵全部請進了自己家里,她就和丈夫積極地為日軍做飯吃,雖然都是粗茶淡飯,但是日本人吃的不亦樂乎。

郝老太的所作所為可能是日本鬼子自己都想不到,他們會在中國的土地上,遇到像郝老太太這樣的良民。這也是日本人的意外收獲。

日本人與我軍開戰的時候,郝老太還不顧死活的給他們去送補給物資,這讓日本人對他們更加的信任了。

于是日本人除了經常給郝老太太豐厚的財物,他們還派出官兵跟郝老太太合影,甚至于日本的崇仁親王還親自接見了郝老太太,對她以禮相待多方宣傳。

日本人一直都在說一套做一套,他們口上說是來中國是為了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實際上他們的行動早就出賣了他們,他們的心里覺得自己才是世界的統治者,他們把中國人稱作支那人,根本不把中國人當人看。

不過他們還是要做做樣子的,他們經常會拍那種虛假的照片,來說明他們和中國人多么的友好。

可惜他們制造的這一切中國人都不相信,然而沒想到郝老太夫妻兩個卻是特例,所以日本人對他們夫妻很是欣賞,日本人要把他們夫妻作為典型樹立起來。

這樣一來郝老太太本人自然是覺得無上榮幸,而侵略者也便于利用郝老太太,營造出中日親善的假象,給他們在別國燒殺搶掠的種種暴行,蒙上遮羞布。

然而就在郝老太太不余遺力跪舔鬼子的時候,打臉來得猝不及防,跟郝老太太一樣不分是非善惡的郝大爺,有次上前線給鬼子運送食物和彈藥,結果被鬼子的炮彈炸死。

鬼子根本不會在乎他的,他們明明知道郝大爺已經在路上了,他們還是毫不猶豫的開了炮,在他們眼里郝大爺的命根本不值一提。

這樣一來郝老太唯一的陪伴也沒有了,她應該是悲傷的,應該認清楚了日本人的嘴臉了吧?可是事實又是很特別的,她不哭不鬧,繼續為日本人效力。

原來她認為日本人做的沒有錯,是她的老伴命不好,沒看清炮彈的位置,才丟了小命。她這思維邏輯也沒誰了,村里人更是對她痛恨不已了。

然而日本人終歸戰敗,郝老太做的事情也一定會受到懲罰的,只要做過日寇快、同胞痛的事,就是可恥的漢奸,跳進黃河都洗不清,到死都翻不了身,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子上!

#頭條# 77事變前守衛在盧溝橋的中國士兵。

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

1937年7月7日夜晚,日軍一部在盧溝橋附近越界演習,向中國駐軍尋釁,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這一無理要求遭到拒絕后,日軍即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并炮轟宛平城。守衛盧溝橋的29軍將士奮起反擊。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

1940年一天早上,有一個農村婦女領著16歲衣衫不整的女兒來到軍營,卻找不到侵犯她女兒的人!軍長憤怒的讓所有士兵都脫掉褲子!

一群村民在村長的帶領下在張自忠帳篷里在義正言辭的說著什么?張自忠的臉自始至終都鐵青著。

“軍長,這事情你可不能不管啊,錢財都是小事,只是這好好的姑娘家,總不能被白白的糟蹋了吧!”

村長一開口,其他村民也紛紛隨聲附和著。

張自忠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他真的沒有想到自己隊伍里竟然會有這種喪心病狂的士兵!

看著面前群情激憤的村民,張自忠立即做出表態,“大家放心,這件事情我一定會給你們一個圓滿的交代。”

張自忠前幾天才把隊伍帶到這個地方,想不到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手下有士兵買東西不給錢也就罷了,竟然還有人趁著月黑風高之時糟蹋良家婦女,還是一個16歲的小姑娘,面對村民們張自忠覺得臉都沒地方放!

他把村民們安撫了之后就試探著問:“可否讓我見見那個小姑娘?”

村民們有些猶豫,小姑娘剛經歷那種事情,情緒本來就不穩定,現在如果看到軍營的人出現在面前,情緒恐怕會更糟糕。

張自忠看出村民們的猶豫,他連忙說,“若是那姑娘不同意,我也不強求,這件事情我一定會徹查到底。”

村民們聽到張自忠這么說,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讓張自忠欣慰的是,那個小姑娘愿意見他。

村民們已經把事情捅到他這里,他就必須徹查,知道事情經過就更好查辦了。

張自忠見到小姑娘就非常心疼,不過他說什么都沒有用,對姑娘的傷害已經成為事實。

張自忠小心翼翼地詢問小姑娘那天晚上事情的發生經過,好在小姑娘聰明,把事情前后經過都說給他聽。

張自忠聽小姑娘說完之后,安撫了小姑娘幾句就怒氣沖沖的來到軍營!

他讓士兵們都在操場上集合!在烈日暴曬下的士兵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個個都驚恐不已!

張自忠終于開口了,“今日的事情想必大家都聽說了吧?你們是男人嗎?是男人你就敢作敢當地給我站出來,我還佩服你是條漢子。”

可是張自忠說完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他看著底下士兵一個個都低著頭,心里更生氣了。

這都是他一個個親手帶出來的兵,他實在不敢相信自己手里的兵竟然會做出這種事情。

過了好長時間還是沒人應答,張自忠生氣地怒吼,“既然沒有人自首,那就別怪我無情了。小姑娘說,那小子是摸黑翻墻進來的,雖然沒有看清他的樣子,但是在拼命掙扎的時候抓傷了那家伙的大腿。你們都給我把褲子脫了,自上而下,從我開始,一排一排到房間里相互檢查大腿!”

士兵們聽到張自忠這么說,明顯有些躁動了,他們都在議論紛紛。

“既然檢查,我也不例外,從我開始!”張自忠強調說。

只要大檢查,那施暴的人肯定藏不住,隨著一個個檢查,氣氛也越來越焦灼了。

張自忠終于發現了腿被抓傷的人,抬頭看到站在他面前的人是警衛隊隊長孫二勇時,他難以置信!

孫二勇是貧苦人家出身,大字不識幾個就當了兵,是一路跟著張自忠過來的老人。他不僅抗日有功,還救過張自忠的命。

抗日戰爭前期的喜峰口戰役中,孫二勇更是憑著一身膽量,一口氣砍了18頭日本鬼子的腦袋,不可謂不勇猛。

盧溝橋事變發生后,張自忠臨危受命在北平當市長時,有人要刺殺他,還是孫二勇沖上去給張自忠擋了子彈。

更何況孫二勇還率一個連的戰士死磕日軍的一個旅團,拼死守護盧溝橋。

這一樁樁一件件,孫二勇是立了大功的,事后張自忠還親自為他戴上了大紅花,并讓他一步步升到了警衛營營長的位置。

孫二勇在戰場上能沖鋒陷陣,又對張自忠有救命之恩,張自忠對他自然也是很看重的。

如此下來,孫二勇以后定是會大有作為,但他偏偏在張自忠眼皮子底下犯下了這種不可饒恕的死罪。

孫二勇低著頭一言不發,他原本以為天黑沒有人會發現,沒想到事情最終還是暴露了。

張自忠閉上眼睛,他沒有想到這個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竟然會是這種人,他恨,他恨孫二勇,更恨自己沒有把他管教好!

“軍長……我……”孫二勇的話還沒有說完,張自忠便背過身子。

如果是其他人,張自忠會毫不猶豫地處決,可是現在對方是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人。

內心進行激烈的掙扎之后,張自忠緩緩開口,“你想讓我怎么處置你?”

按照軍法,這種事情應當執行槍決,然而張自忠卻問出了這句話。

周圍的士兵沒有一個人敢開口,孫二勇也沒有開口說話。

張自忠回過頭,眼神里盡是失望,“明日午時,執行槍決。”

一句話決定了孫二勇的生死。

對于張自忠的處置,孫二勇自始至終都沒有說一句話。

他知道這件事情是他做錯了,他愿意服從命令,接受處罰。

周圍的士兵想要開口勸阻,畢竟這個時候大戰在即,現在處決孫二勇豈不是滅自己的威風。

可是張自忠卻堅持處決孫二勇!他也不想這么做,但是錯了就是錯了,不管對方的身份是什么,他都應該秉公執法。

第二天,孫二勇被執行槍決的時候,張自忠還托人帶話:“我會替你多殺鬼子和照顧你的父母!”

#我來科普# 1937年6月初,第29軍加強了對北平市區,郊區的巡邏的守衛,再盧溝橋一帶增加了兵力,并對沙崗實行夜間警戒。自1937年6月26日起,第29軍對北平實行夜間特別警戒。由第37師師長馮治安負責指揮。

盧溝橋和宛平城的守備更受重視,第29軍配置了4個步兵連,并配屬重機槍1個連及輕重迫擊炮各1個連,共計1400余人。其中將1個步兵連部署于鐵路橋東面一帶,1個步兵連配置在宛平城西南角河岔一帶;第9連駐扎在宛平縣城內,第10連作為預備隊駐石橋以西大王廟內,重迫擊炮連則安排在鐵路橋西頭,而輕迫擊炮連部署于東門內,將重機槍連分拆在城內東南,東北兩城角。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挑釁的消息傳到了北平市長兼第29軍副軍長秦德純處,他急忙派出人員同日方交涉。此時,日方自稱失蹤士兵已歸隊,卻仍然蠻橫地要進城搜查。一面詭稱“須明了如何失蹤情形,以便談判”,甚至狂妄要求國軍退出宛平西門,待日軍進入城東門數十米后,再進行談判。另一面又增派援軍包圍宛平。戰事一觸即發,冀察當局卻為防事態擴大,竟同意日方代表前往宛平城作實地調查。翌日晨5時,當談判代表進入城內不到5分鐘,日軍即以猛烈炮火轟擊宛平縣城,并攻占了宛平東北方的沙崗。國軍第219團長吉星文忍無可忍,下令還擊。盧溝橋事變爆發,拉開了八年抗戰序幕。

1937年7月8日晨,日軍第1聯隊第3大隊大隊長一木清直下令向宛平縣城進行攻擊,其主力排成4路縱隊,向駐守龍王廟及鐵路橋的國軍猛攻。國軍官兵面對占據兵力,火力優勢的日軍,奮勇拼殺;并沖入敵群展開肉搏戰,終因寡不敵眾,陷入重圍,死傷官兵達180余名。日軍也以傷亡百余人的代價占領了龍王廟鐵路橋東頭。與此同時,日軍另一部向宛平縣城東門發起強攻,并用猛烈炮火轟擊城墻。

盧溝橋的戰斗打響后,第29軍將領秦德純,馮治安,張自忠等召開緊急會議(事變后初期,均由張自忠,秦德純,馮治安等共同決議),并聯名致電國民政府,此時表示抗戰的決心:“彼方要求須我軍撤出盧溝橋城外,方免事態擴大,但我方以國家領土主權所關,未便輕易放棄。倘彼一再壓迫,為正當防衛計,不得不與竭力周旋。”

同時,第29軍軍部發出命令:“盧溝橋即為爾等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秦德純指示宛平守軍:“保衛領土是軍人天職,對外戰爭是我軍人的榮譽,務即曉諭全團官兵,犧牲奮斗,堅守陣地,即以宛平城與盧溝橋為吾軍墳墓 ,一尺一寸國土,不可輕易讓人。”

面對日軍以優勢兵力向宛平縣城大舉進犯,國軍官兵英勇反擊,連續擊退日軍三次瘋狂進攻。激戰至1937年7月8日15時50分,日軍駐屯軍混成第4旅團指揮官河邊正三從山海關趕到豐臺督戰,并增調兵力進關。而第29軍官兵繼續頑強抵抗,又擊退日軍幾次進攻。日軍第1聯隊第3大隊在龍王廟附近渡過永定河,占領西岸,待援軍到達后,準備于9日拂曉再攻宛平城。不過8日深夜,吉星文團突然向鐵路橋發起夜襲。突擊隊員分兩路秘密接近鐵路橋后,從兩頭夾攻,一舉沖入鐵路橋陣地,全殲守橋日軍。9日凌晨,第29軍收復永定河東岸;大大減輕了宛平縣城側后的威脅。#圖說軍史# #歷史真相官# #抗日戰爭# #國家公祭日#

本文守衛盧溝橋(保衛盧溝橋1.291攻略)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