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治療蕁麻疹的藥方(中藥治療蕁麻疹)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中藥治療蕁麻疹的藥方,中藥治療蕁麻疹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首先要知道得的是什么類型的蕁麻疹,才好下藥。
2、 (1)風熱型,多見于急性蕁麻疹。
3、辨證為風熱襲表,肺衛失宣,治以辛涼透表,宣肺清熱,方以“荊防方”加減。
4、 荊防方 【藥物組成】荊芥穗2錢,防風2錢,僵蠶2錢,金銀花4錢,牛蒡子3錢,丹皮3錢,紫背浮萍2錢,干地黃3錢,薄荷1錢半,黃芩3錢,蟬蛻1錢半,生甘草2錢 【方劑功效】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5、 (2)風寒型,多見于寒冷性蕁麻疹。
6、辨證為風寒束表,肺衛失宣,治以辛溫解表,宣肺散寒,方以“麻黃方”加減。
7、 麻黃方 【處方】麻黃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蘚皮15克,丹參15克,陳皮9克,丹皮9克,僵蠶9克 【功能主治】辛開腠理,和血止癢。
8、主氣血不足,衛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風邪內侵,肌膚失養。
9、 (3)陰血不足,血虛受風型,多見于慢性蕁麻疹。
10、辨證為陰血不足,風邪束表,治以滋陰養血,疏散風邪,方以當歸飲子加減; (4)脾肺兩虛,風寒束表型,多見于慢性蕁麻疹。
11、辨證為脾肺兩虛,衛氣不固,治以健脾益肺,益氣固表,方以玉屏風散合多皮飲加減。
12、 再有: 慢性蕁麻疹中藥方劑 中藥方劑(一) 【辨證】脾失健運,復感風邪,郁于肌膚。
13、 【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14、 【方名】多皮飲。
15、 【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蘚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干姜皮6克。
16、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17、 【出處】趙炳南方。
18、 中藥方劑(二) 【辨證】氣血不足,衛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風邪內侵,肌膚失養。
19、 【治法】辛開腠理,和血止癢。
20、 【方名】麻黃方。
21、 【組成】麻黃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蘚皮15克,丹參15克,陳皮9克,丹皮9克,僵蠶9克。
22、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23、 【出處】趙炳南方。
24、 中藥方劑(三) 【辨證】脾虛兼風。
25、 【治法】健脾利濕,祛風止癢。
26、 【方名】蕁麻疹湯。
27、 【組成】蒼術5克,白術30克,茯苓15克,荊芥15克,丹皮15克,防風9克,白蒺藜12克,僵蟲10克,川芎9克,丹參15克,黃芩10克,龍骨15克。
28、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29、 【出處】屈舒信方。
30、 中藥方劑(四) 【辨證】陰血不足,風淫濕遏,邪伏血分,每遇不正之氣誘發。
31、 【治法】養陰益血,以清理血分為主,佐以疏風利濕。
32、 【方名】加減當歸飲。
33、 【組成】當歸9克,白芍9克,生地15克,何首烏30克,川芎6克,白芨9克,地龍9克,路路通15克,地膚子12克,烏藥6克,荊芥6克,防風6克,甘草5克。
34、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35、 【出處】俞長榮方。
36、 中藥方劑(五) 【辨證】沐浴當風,邪客經絡,氣血阻痹,而致風疹纏綿。
37、 【治法】疏風清熱,活血通經。
38、 【方名】麻黃連翹小豆湯合胡煎方。
39、 【組成】麻黃3克,連翹9克,赤小豆12克,胡麻仁30克,何首烏9克,苦參6克,石菖蒲6克,甘草4.5克。
40、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41、 【出處】何任方<蕁麻疹。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15516.html發布于 2023-11-27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