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什么意思(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什么意思,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此句出自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之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3、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5、 陶淵明之寫田園生活,寫體力勞動,陶淵明的思想,是以老莊哲學為核心,對儒、道兩家取舍調和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 “自然”哲學。
6、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一種“自然”的社會。
7、他常常把儒家虛構的淳 樸無爭的上古之世與道家宣揚的小國寡民的社會模式結合成一體,作為理想世界來歌頌。
8、 如《勸農》詩說:“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樸含真。
9、”《時運》詩說: “黃唐莫逮,慨獨在余。
10、”《飲酒》詩說:“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同樣的思想, 又借助虛構,在《桃花源記》中加以形象的表現。
11、在這種“自然”的社會中,人人自耕 自食,真誠相處,無競逐無欺詐,甚至無君無臣。
12、而歷史在陶淵明看來,是一個墮落的 過程。
13、由于人們的過度的物質欲望,引起無窮的競爭,產生了種種虛偽、矯飾、殘忍的行為,使社會陷入黑暗。
14、 然而上古之世,悠邈難求,世外桃源,也無處可尋。
15、陶淵明只能把淳樸的鄉村生活, 作為他的社會理想的比較現實然而十分有限的寄托。
16、他的大量田園詩中,既有紀實的成 分,反映了他在家鄉生活的情況,也有相當一部分內容并不完全是寫實的,而是按照某 種理念要求對現實素材加以處理的結果。
17、試看《勸農》詩中的一節: 熙熙令音,猗猗原陸。
18、卉木繁榮,和風清穆。
19、紛紛士女,趨時競逐。
20、桑婦宵興,農夫野宿。
21、 這里呈現出一幅和平的農作圖,實際是把中國農村封閉式的、自給自足的特點加以 美化的結果。
22、《歸園田居》組詩的第一首久享盛名,也有類似的特點: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23、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24、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25、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26、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27、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28、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29、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30、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31、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32、 這詩大約作于從彭澤令解職歸田的次年,抒發回到田園生活的愉悅心情。
33、中間寫景 的一節,“方宅”以下四句,以簡淡的筆墨,勾畫出自己居所的樸素美好;“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視線轉向遠處,使整個畫面顯出悠邈、虛淡、靜穆、平和的韻味。
34、 作者正是以此作為污濁喧囂的官場--所謂“樊籠”--的對立面,表現自己的社會理 想和人生觀念。
35、結末“復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環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36、 作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淵明的田園詩還寫到了農業勞動;在他歸隱時期,自己也曾參加耕作。
37、他的體力勞動在其經濟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義?大約是很有限,甚至,也許是可有可無。
38、這種農業勞作的實際意義,在于它體現了陶淵明的一種信念。
39、 《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開頭就是:“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具端。
40、孰是都不營, 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會生活方式和個人生活方式。
41、盡管詩人實際做不 到這一點,但他嘗試了,這就是很了不起的。
42、同時又說:“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
43、 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
44、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顏。
45、”這里寫到了體力勞動的艱苦和 由此帶來的心理上的寧靜乃至安樂。
46、同類詩中意境最美的,當數《歸園田居》之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47、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48、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49、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50、 結尾兩句再一次說明,陶淵明之寫田園生活,寫體力勞動,實際都是在詠歌自己的 理想,顯示出理想獲得實現的愉快。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15875.html發布于 2023-11-29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