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是誰寫的(韓非子是)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韓非子是誰寫的,韓非子是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韓非子(約前280-前233),是中國戰國時期(前275-前221)著名的哲學家、法家學說集大成者、散文家。
2、戰國時期韓國都城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漢族。
3、原為韓國貴族,與李斯同師茍卿。
4、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的法術思想,同時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學說,成為法家的集大成者。
5、多次上書韓王變法圖強,不見用,乃發憤著書立說,以求聞達。
6、秦王政慕其名,遺書韓王強邀其出使秦國。
7、在秦遭李斯、姚賈誣害,死獄中。
8、比較各國變法得失,提出“以法為主”,法、術、勢結合的理論,集法家思想大成。
9、今存《韓非子》五十五篇。
10、他創立的法家學說,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
11、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始皇十四年,戰國時韓國人,出身于貴族世家,是韓國的旁支公子。
12、他口吃,不善言談,而善于著述。
13、韓非與李斯同是荀卿的學生,他博學多能,才學超人,李斯自以為不如。
14、 韓非雖然師奉荀卿,但思想觀念卻與荀卿大不相同,他沒有承襲儒家的思想,在戰國末期新形勢下,他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卻“喜刑名法術之學”,并“歸本于黃、老”,繼承并發展了法家思想,成為戰國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
15、 韓非生于戰國七雄紛爭之世,在戰國七雄中,韓國是最弱小的國家,他目睹韓國日趨衰弱,曾多次向韓王上書進諫,寄希望于韓王安勵精圖治,變法圖強,但韓王置若罔聞,始終都未采納。
16、這使他孤獨悲觀,大失所望。
17、他從“觀往者得失之變”之中探索變弱為強的道路,寫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十余萬言的著作,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發了憂憤孤直而不容于時的憤懣。
18、這些著作流傳到秦國,秦始皇讀了《孤憤》、《五蠹》之后,大加贊賞,發出“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嘆。
19、可謂推崇備至,仰慕已極。
20、但秦始皇卻不知這兩篇文章是誰所寫,于是便問李斯,李斯告訴他是韓非的著作。
21、秦始皇為了見到韓非,便急切下令攻打韓國。
22、韓王安本來不任用韓非,在形勢急迫的情況下,于是便派韓非出使秦國。
23、秦始皇見到韓非,非常高興,然而卻未被信任和重用。
24、韓非曾上書勸秦始皇先伐趙緩伐韓,由此遭到李斯和姚賈的讒害,他們詆毀地說:“韓非,韓之諸公子也。
25、今王欲并諸侯,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之情也。
26、今王不用,久留而歸之,此自遣患也,不如以過法誅之。
27、”秦始皇信以為然,就把韓非交給法官審訊。
28、李斯派人給韓非送去毒藥,讓他自殺。
29、韓非想向秦始皇自陳心跡,卻又不能進見。
30、秦始皇后來感到懊悔,使人赦免他,韓非已經死了。
31、(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從此結束了他冤屈的一生。
32、? 韓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輯集而成的。
33、據《漢書·藝文志》著錄《韓子》五十五篇,《隋書·經籍志》著錄二十卷,張守節《史記正義》引阮孝緒《七錄》(或以為劉向《七錄》)也說“《韓子》二十卷。
34、”篇數、卷數皆與今本相符,可見今本并無殘缺。
35、自漢而后,《韓非子》版本漸多,其中陳奇猷《韓非子集釋》尤為校注詳贍,考訂精確,取舍嚴謹;梁啟雄的《韓子淺解》尤為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功力深厚。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16207.html發布于 2023-11-30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