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印邊境對峙事件也叫什么事件(2017中印談判最新消息)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2017年中印邊境對峙事件也叫什么事件,2017中印談判最新消息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1位網友觀點:
中印對峙最新進展!雙方達成和解,王毅部長將赴印解決邊界分歧
經過多輪談判,中印兩軍在邊境地區的對峙局面得到解決。 據《印度斯坦時報》20日報道,中印同意恢復實控線的原狀后,印度國家安全顧問阿吉特·多瓦爾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將很快舉行會談,以解決雙方在未確定的邊界問題上的分歧。至此,中印雙方再邊境問題達成和解。
關于中印邊境局勢的緩解,我在這里簡單談幾點看法。
第一,長達8個月的對峙基本結束了,這對中印雙方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在后疫情時代,世界格局重新洗牌,印度也應該明白與中國的差距不止一星半點。中方在這次沖突中保持了絕對的理性和克制,但不代表中方屈服于印度。
第二,希望我們能抓住這次機會,與印度在邊界分歧上達成長久的協議,爭取化解掉矛盾。中國的長期戰略目標在東南而不是西南,不能讓印度拖垮我們的腳步。
第三,合作永遠比不合作好,和平永遠比戰爭好。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獵槍,今天中國保持了高度的克制,但未來,中國必定會有所作為。
第2位網友觀點:
#中印脫離接觸時解放軍運力讓印吃驚#中印雙方經過多輪談判,達成了共識,從2月10日開始在所謂的“東拉達克地區”按計劃脫離接觸,同步撤離。
解放軍在差不多一天的時間里就能調走200多輛主戰坦克,并調來100多輛重型車輛運兵,如此快速的部署能力讓印度軍方高層感到驚訝。
印度覺得驚訝就對了,我國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經濟能力、科技能力和軍事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高,部署能力是我戰力的重要體現,1962年我們都能把印度打服,現在更是不在話下了。
印度實際上并不敢與我國動武,只不過是看到過去兩年國際形勢的復雜性,乘機越線挑釁,配合美國對我們制造壓力,想撈取好處。
現在雙方逐步脫離接觸,這需要一個過程,印度肯定會拖拖拉拉,繼續觀察,但是我們既然能夠迅速撤離,只要印度?;ㄕ?,我們同樣可以閃電部署,這就是戰力。
解放軍是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軍隊,有這群最可愛的人,我們的領土一寸都是安全的!頭條熱榜
第3位網友觀點:
6月18日下午國際觀察:中印邊境情況不對,印軍談判提出不切實際高要價,逼中國讓步?防務面對面的視頻
第4位網友觀點:
中印2軍談了13小時,2點新變化炸鍋,耐人尋味信號傳遍全球
據湖北廣電報道,中國與印度經過談判,中方已經將自身部隊從爭議地區撤離,向印度方面展現了自身誠意。
如今中國與印度再次進行談判,雙方就幾個重要問題進行談判,在會談結束之后,沒有發表任何聯合聲明,還會通過有關渠道繼續保持溝通。
隨著中印兩軍談了13個小時,讓全球都將目光匯聚到了中印,其中2點新變化“炸鍋”,“耐人尋味”信號傳遍全球。
印度方面在談判結束后表示,在這次會談中,雙方就后續問題進行了討論,想要維持該地區局勢穩定,防止沖突進一步發生。印度方面還表示,在軍隊還沒有完全脫離之際,雙方會考慮武力降級,確保該地區穩定。
從這次談判中,各方勢力應該知道,這次談判并沒有大家想象如此順利,甚至還產生了諸多爭執。
國內有媒體表示,這次談判與外界期望有很大分歧,并沒有達成足夠共識,這次雙方都沒有發表聯合聲明,能夠看出在一些問題上,想要解決難度頗大。
中方也表示,中國與印度之間矛盾,本身就是歷史遺留問題,它不影響中印之間關系。中國還是希望能夠與印度保持良好關系,來促進雙方經濟增長,帶動印度經濟復蘇。
中方與印度應該保持溝通,為問題解決創造條件。去年該地區沖突事件,依舊“歷歷在目”。通過軍事行動來解決該地區所存在問題,根本就不正確,必須要通過談判方式,來解決中印地區問題。
中方在這件事情立場上始終保持一致,希望能夠與印度和平解決問題,雙方應該相向而行,尤其是在印度內部問題沒有解決情況下,更應該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
據悉,在雙方撤軍后,印度政府對于中國企業在印投資審批速度加快,印度政府想要恢復印度經濟,必須要有外部資金注入。
此前印度限制了中國app、抵制中國制造產品,非但沒有讓本土品牌崛起,反而給印度民眾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
如今印度政府再次與中方就邊境問題進行談判,希望印度政府能夠保持一個合作的心態,不要試圖干涉中國內政、侵犯中國領土主權。
中國不是曾經那個中國,一旦有國家膽敢侵犯中國領土,破壞中國主權,中國將會采取嚴厲手段進行回應,讓對方見識到中國的實力。
(文/小灰灰)
免責聲明:本文由《日月軍武》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湖北廣電
第5位網友觀點:
中印第13輪軍長級邊境談判未果,印度又開始和美國“眉來眼去”,它的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印度對中印邊境事態炒作 媒體評論#
當地時間10月18日,美印新一輪軍事演習在阿拉斯加州的山地叢林如期開幕。美媒披露:美印軍隊圍繞“極端寒冷和高海拔環境中生存”等課題展開了深度的交流。從現場傳出的實時畫面看,演習規模不甚宏大,雙方皆派出了精銳部隊“參戰”。印度的一些媒體鼓噪到:美印此舉意在對抗“共同的敵人”。
印度和中國有嫌隙不假,但依靠美國狐假虎威卻頗有些“不登大雅之堂”。一方面,印度絕無與中方在邊境直接叫板的實力,它充其量只能夠短期維持相持態勢,便再也動彈不了一分。一方面,與美國媾和,等于主動違背了印度憲法規定的“不結盟”精神,它讓印度的外交方向變得飄忽不定;一方面,此舉將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新德里或在無意中給自己“挖坑”。
說白了印度在報加勒萬沖突失利的一箭之仇,為了挽回絲絲面子,它已經顧不得了許多。印度的做法,等于“引狼入室”,它給了美國主動介入南亞事務的正當借口,它的危害性不言而喻。
美國在南亞的影響力進一步加強。按照美國一些智庫話說,中印邊境爭端是美國制約中國的一張王牌,若有必要,白宮不介意拋售。從當前中美博弈的態勢來看,美國明顯走入了下風口。這就意味著美國已從之前的幕后大踏步的走向前臺,它開始強勢影響印度的對外政策,如此白宮的話語權便重了幾分。
美國開始占據所謂的道德高地,它發揮了一貫“攪屎棍”的角色。誠如本文開頭所言,中印第13輪軍長級談判未果,這讓新德里大為的光火。為了實現某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新德里或不惜對美國報以投名狀。美印“山地極寒”科目展開表明,雙方在局部事務上達成了高度的契合,其為了制約中國沆瀣一氣。
美國引導國際社會的關注點,它或讓印度對國際局勢產生誤判。猶記得加勒萬沖突爆發后不久,美國陣營對印度予以的“接力救援活動”。其中法國加快交付了數架陣風戰斗機,以色列高調出口了戰略導彈,而美國則以“中軍”的身份自居,向新德里泄露了加勒萬河谷三維地貌等戰略機密。
不難看出,每次中印邊境沖突的背后,都裹挾著西方的影子,它們是新德里持續與中方展開高強度較量的底氣來源。現在中印“不歡而散”,雙方做好了各自的戰前準備,美國這時候力邀印軍合練,明擺著是看熱鬧不嫌事大。意欲在混亂中,趁機大撈一筆。
顯而易見,美國才是中印邊境問題惡化的背后推手,如何避免美印繼續媾和危害南亞局勢對于中方而言至關重要。我們注意到,即便雙方的信任基礎幾乎趨近于零,但北京仍最大程度的釋放了善意,它期望印度能夠懸崖勒馬,而非不顧實情,執意為他人做衣裳。
美印高強度軍演也罷,印度在拉達克積極備戰也好,只要中印邊境局勢未呈現明顯惡化之勢,那么一切可談可論??傊粋€原則:維持當前的現狀,為解決分歧預留空間和時間,對于中印彼此而言,利大于弊。
第6位網友觀點:
【#中印軍長級會談同意盡早推動脫離接觸#專家:印方少了冒進多了理性】25日晚間,中國國防部發布了中印第九輪軍長級會談聯合新聞稿,表示雙方同意盡早推動一線部隊脫離接觸。專家認為,此次聯合新聞稿的內容中積極信號增多,雙方愿意通過會談進一步縮小分歧,印方“少了冒進,多了理性”。
新聞稿表示,雙方就中印邊界西段實控線地區脫離接觸問題坦誠深入交換意見。雙方均認為本輪會談積極務實且具有建設性,進一步增進了雙方互信和相互理解。雙方同意盡早推動一線部隊脫離接觸,繼續保持對話談判勢頭,盡快舉行第十輪軍長級會談,共同努力推動降溫緩局。雙方同意繼續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一線部隊保持克制,穩控西段邊境實控線地區的局勢,共同維護和平與安寧。中印第八次軍長級會談是在2020年11月6日,當時雙方發布的聯合新聞稿顯示,雙方一致同意確保雙方一線部隊保持克制,避免誤解誤判,并同意近期舉行下一輪會談。
第7位網友觀點:
綜合各方面的報道,第九輪中印邊境談判取得進展,兩國軍方同意盡早推動一線部隊脫離接觸,共同努力推動降溫緩局。
但老高根據多年的國際熱點經驗分析了報道的措辭后發現,報道使用了“本輪會談積極務實且具有建設性,進一步增進了雙方互信和相互理解”,其中“積極務實”表明談了實質性的問題,“建設性”說明還是沒有達成實質性結果,最多是讓雙方的共識增加了一些,所以才有“雙方同意盡早推動一線部隊脫離接觸”。雙方表示將“繼續保持對話談判勢頭”,“共同努力推動降溫緩局”,這意味著都愿意繼續談,但是要降溫局勢對方得主動做姿態!
不過,印度人習慣于出爾反爾,而且前邊談判的人與后面中央政府決策的人往往認識不一致。印度高層已被民族主義情緒裹挾,在談判進行的時刻宣布實施針對TikTok、微信等59款中國應用程式的永久禁令。這也給中印邊境談判平添了難度,這將刺激中國對印度厭惡的情感,進而引發反對中印邊境談判做出任何妥協的民意!
第8位網友觀點:
中國和印度最近談判,主要是中印軍長級談判,印度居然提出了7個要求,這些要求到底是什么呢?
由于印度在中印邊境沖突中受到了損失,這導致印度軍隊民族主義情緒嚴重,而印度政府給予了一線部隊必要時開槍的權限,這讓人們感覺印度方面可能再次點燃中印邊境的戰火,最近中印之間談判印度方面的代表第14集團軍軍長竟然向中方提出了7個要求,比之前更加強硬了。
印度陸軍參謀長納瓦拉瓦尼召集陸軍全體高級指揮官參加為期兩天的會議,隨后他直奔拉達克地區,根據印度媒體的報道,莫迪修改交戰規則后印度軍方談判展現了強硬的立場,印度方面由14集團軍軍長哈林德辛格終將談判,印度方面提出的要求是,中方從班公湖北岸撤軍,中方從加勒萬河谷撤軍,并在重要戰略地區恢復原狀,中方減少有爭議邊界一側的縱深地區部署,恢復基阿姆溫泉地區的原狀,中方停止在爭議地區的軍事集結,中方恢復4月初之前的部署,印度已經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不再遵守,兩國軍隊在對峙時不使用熱兵器,風力冷兵器的有關協定,并已經授權印度前線指揮官在中印邊界與中方打交道的完全自由。
從上述內容看,印度方面的立場非常強硬,關鍵是這個軍長滿腦子里充斥著強大的鄰居等同于強敵的思維,信奉德國宰相俾斯麥的一句話,只在乎別人的實力,而不是意愿。那就是把我國作為假想敵,如果是這種想法的話,那么美軍豈不是更強大。
2010年哈林德公開發表印度新興陸戰理論和能力一文,他表示從中長期看印度軍隊必須做好與強大鄰國對抗的充分準備,所以哈林德上任以后,積極加強14軍在拉達克的前進部署,為現在的對峙事件埋下了伏筆。
14集團軍是一個比較新的部隊,原來駐扎在列城,與印度周邊的形勢認知密切相關,可以說他組建了一支專門針對中國的部隊,14集團軍在印度陸軍中被稱為火與怒軍團,總編制大約是5.7萬人。不過這個集團軍沒有什么作戰經驗,所以如果實戰的話,可能會吃大虧,這次的談判印度方面覺得與中方的肉搏戰中吃了虧,很沒有面子,所以在表面上至少要對中國強硬起來,來平息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
本文2017年中印邊境對峙事件也叫什么事件,2017中印談判最新消息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17326.html發布于 2023-12-05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