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加速器(奇加速器妙

摘要: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奇異加速器(奇加速器妙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耗資2000億項目在反對聲中落幕了# 提起大型粒子對撞機,大家恐怕會聯想到歐...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奇異加速器(奇加速器妙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耗資2000億項目在反對聲中落幕了# 提起大型粒子對撞機,大家恐怕會聯想到歐洲的LHC項目即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現在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坐落于日內瓦附近瑞士和法國的交界侏羅山地下100米深·總長17英里(含環形隧道)的隧道內。2008年9月10日,對撞機初次啟動進行測試。迄今為止已經試驗了多次,發現了希格斯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升級后發現‘夸克奇異重子’五種夸克的‘味變’集合體存在。

我國正有此項目計劃的時候,遭到了科學巨匠楊振寧的反對,理由是耗資巨大勞民傷財!還不如把巨資用于我國的科學領域或是民生發展其他領域等!此后我國召集11位科學家通過投票形式決定這個項目!最終以6:5的票數結束了這個項目!

雖然2000億的投資尖端科學領域可以給我國科學走上前沿科學的快車道,趕追西方國家!節約下來也好可以發展我國的其他薄弱的領域,還是很不錯的!對此友友是怎么看的呢?

楊振寧先生是法拉第、麥克斯韋、愛因斯坦場論思想當之無愧的繼承者。20世紀20年代以歐文·薛定諤和沃納·海森堡為首提出的量子理論迅速崛起,它不僅明確解釋了原子世界的奇異屬性,也使愛因斯坦的工作黯然失色了幾十年。量子革命的第一批“受害者”之一就是愛因斯坦的幾何宇宙理論。在高級研究所的大廳里,年輕的物理學家開始低聲說,“愛因斯坦在山上,量子革命完全繞過了他”。年輕一代學者蜂擁而至地閱讀關于量子理論的最新論文,他們對有關相對論的論文并不關心。甚至研究所所長羅伯特·奧本海默也私下向他的密友們透露,愛因斯坦的工作毫無希望地落后于時代。甚至愛因斯坦本人也開始認為自己是一個“老古董”。量子理論與愛因斯坦的想法完全相反。在幾乎所有的層面上,量子理論都站在了愛因斯坦理論的反面。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一種宇宙理論,是通過時空的平滑結構把恒星和星系聯系起來的理論。相比之下,量子理論是一種微宇宙理論,在這個微宇宙中,亞原子粒子被類粒子力聚在一起,這些力在空洞無物的時空舞臺上跳舞。因此,這兩種理論是完全對立的。

時間到了20世紀60年代,量子力學慢慢失去了動力。人們建成的強大的原子加速器打碎了原子核,人們從碎片中發現了上百種神秘的粒子。事實上,物理學家被從加速器噴涌而出的大量實驗數據所淹沒、迷失。楊振寧和他的學生R.L.米爾斯在1954年發現“楊-米爾斯”場,它是一個世紀前的描述光理論的麥克斯韋場的推廣。與麥克斯韋場不同的是,楊-米爾斯的場有更多的成分,并可以擁有電荷(光子不帶電荷)。對于弱相互作用,相應于楊-米爾斯場的量子是W粒子,這種粒子所帶的電荷為+1、0和-1。對于強相互作用,相應于楊-米爾斯場的量子叫“膠子”,它像膠水一樣將質子和中子膠合在一起。

在楊振寧和米爾斯提出他們的理論之后的20年,當時還在讀研究生的荷蘭小伙子杰拉德·特·胡夫特終于證明了楊-米爾斯場是一個明確界定的粒子相互作用理論。有關胡夫特這項工作的消息像閃光一樣傳開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謝爾登·格拉肖回憶,他聽到這個消息時極為震驚,“這家伙要么是個白癡,要么是個最大的物理天才!”進一步的發展接踵而至,1967年由史蒂文·溫伯格和阿伯達斯·薩拉姆提出的早期的弱相互作用理論,迅速被證明是弱相互作用的正確理論。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楊-米爾斯場被應用到強相互作用。20世紀70年代,人們逐漸認識到,所有的核物質的秘密都可以被楊-米爾斯場解開。今天,楊-米爾斯場已使“建立一種關于所有物質的無所不包的理論”成為可能。事實上,我們是如此相信這個理論,以至我們親切地稱它為“標準模型”。

中國如果建大型對撞機,會不會毀滅地球?

?

這個腦洞問題夠大吧?我看到的時候嚇一跳,下意識覺得是不是又是誰在禍禍我們。

?

后來發現還真不是,這個問題的出處是有理論支持的。

??

早在在歐洲建造大型對撞機的時候,就有人擔心對撞機會產生微型黑洞,然后微型黑洞會吞噬一切,慢慢長大,直到大到可以毀滅地球。

?

這種觀點還有一些理論支持,比如史瓦西半徑理論認為:一切有質量的物體都有臨界半徑,一旦物體崩塌到小于史瓦西半徑就會變成黑洞。

?

而大型對撞機是一種粒子加速器,2束高能粒子在加速器的作用下,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對撞在一起,從而誕生出新的粒子,而這些粒子不是人類能控制的,它可能對人類有益,也可能產生一些不好的東西,比如誕生出微型黑洞,奇異微子等物體。

?

出于這種擔心,歐洲在建造大型對撞機時,爆發了強烈的“恐慌情緒”,這種恐慌直到現在再次被提出來了。

科普作家嚴伯鈞對話王貽芳院士就提出了這個疑問,王院士的答案是:理論上,還是不能排除造出微型黑洞的可能性,但是這個黑洞的威力,不可能毀滅地球。#對撞機能撞出黑洞嗎?王貽芳解讀#

?

為什么說是理論上呢?

?

其實上面都提到過了,即使是史瓦西半徑理論,它需要壓縮的體積也非常恐怖,比如地球的史瓦西半徑是9毫米左右,9毫米什么概念呢,差不多把地球壓縮成一顆大豆大小。

???

以目前人類的科技還做不到如此恐怖,所以才說理論上可行,實際上基本不可能。

??

而且就算意外誕生微型黑洞,那它吞噬一個質子也需要幾年的時間,而在這個過程中,微型黑洞本身也會發生霍金輻射,發生黑洞質量蒸發的情況,所以即使是粒子對撞真的誕生處黑洞,它可能一瞬間就消失了,沒有成長的機會。

?

那么新的問題來了,隨著人類科技不斷進步,未來能造出更大的黑洞嗎?如果造出黑洞,會不會毀滅地球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本文奇異加速器(奇加速器妙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