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多泰家族(吳多泰)
公攤面積——李嘉誠。
分期付款——霍英東。
分層出售——吳多泰。
此外還有,李兆基,鄭裕彤,邵逸夫,包玉剛,郭德勝,等,不知道你聽說過幾個?
這些都是香港房地產(chǎn)最早的一批始作俑者。
而這些名詞,都是以前所沒有出現(xiàn)過的。
你現(xiàn)在高攀不起的房價與房貸,都是從這幾位50多年前的“呼風(fēng)喚雨”開始的。
港商富豪,呵呵,連一個搞實業(yè)的都沒。都是靠資源壟斷,資本壁壘。真不知道有什么好吹的。
以前紙質(zhì)媒體時代,有些媒體吹他們一個個的品德小故事,下面一大幫給他們叫好的不知道房貸還完了沒有?
#取消公攤面積到底難在哪#
1952年之前,全香港乃至全球大部分的樓房都是整棟出售的,能在這種情況下買起房子的人,不是一般人。而普通人只有一個選擇,就是租房住。
香港國際鴻星集團吳多泰認(rèn)為長線收租資金回籠太慢,,就想了一個法子,就是分層來賣。把一棟5層的樓房出售給5個人。
這大大降低了購房者的門檻,。短短幾天,兩棟樓就出售一空。但是即使是拆開來賣,這些每層1000呎(差不多90平米)的公寓,一套售價也在2萬港幣左右,普通工薪族月工資只有兩三百元,根本不可能一次性拿出這么多錢來買房。
霍氏集團的霍英東拿下了油麻地四方街的地,要建100棟5層樓唐屋,也打算按分層出售的方式賣樓。
霍英東感覺分層賣樓的周轉(zhuǎn)率無法支撐起其龐大的資金需求,于是,他找了一個當(dāng)?shù)胤浅S忻穆蓭煟瑳Q定在動工之前就向大眾賣期房,并且支持分期付款,付上10%~30%的首付,就可以預(yù)定一套公寓。
這種模式在當(dāng)年造成了不小的轟動,100多棟房,1200多套公寓很快就賣完了。這就是商品房在香港的開端。
但是問題也出現(xiàn)了。就是新建成的香檳大廈,其每層樓的面積都不同,導(dǎo)致之前每層均分的方式行不通了,電梯的維護(hù)、修改屋契均產(chǎn)生了糾紛。
房子小的想少出一些樓道清理費,在一樓居住的甚至拒絕交電梯維護(hù)費,至于如何去劃分,實在沒有標(biāo)準(zhǔn)。
于是霍英東和律師一想,索性就按照大家均分“公共契約”的形式去做分配。自此,“公攤”的形式就奠定了基礎(chǔ),因為當(dāng)年的樓房不能拆分出售,相當(dāng)于大家合伙湊份子買樓,自然公共區(qū)域也要攤派。房屋買賣按照建筑面積計算。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2032.html發(fā)布于 2023-08-25
文章轉(zhuǎn)載或復(fù)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fēng)知識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