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三寶是什么 佛家三寶有哪三寶
大家好,小宜來為大家講解下。佛家三寶是什么,佛家三寶有哪三寶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上山的半路上有一座寺廟,
幾個香客跪拜在佛前禱告,
僧人敲打木魚口誦經文,
香火的煙霧縈繞著正堂。
寺廟后面的一片樹林里,
一個和尚跟一群人高聲閑聊,
說的都是上不得殿堂的俗事,
談笑中充斥著不少污言穢語,
眉眼間盡是難得的暢快淋漓,
他看起來自由自在了無煩惱。
廟里廟外方寸之地,是他的王國,
佛前一坐,他是佛家三寶之一,
木魚一敲,妙法蓮華自然無窮奧妙。
出了寺廟,就是蕓蕓眾生一個,
遠離佛祖,世間俗事也有萬千樂趣。
?
“無事不登三寶殿”中的“三寶殿”是什么地方?
中國有句“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俗語。意思是,沒有重要的事情不登門,或是沒有重要的事情不敢來麻煩。那么,何謂“三寶”?“三寶殿”指的又是什么地方?所謂“三寶”,指的是佛、法、僧。其中的佛是指大知大覺的人,即釋迦牟尼;法,是指佛法及佛所說的道義;僧,是指繼承和宣傳教義的人。明代學者歸有光解釋說,“三寶殿”是佛、法、僧三大活動場所。佛的活動場所,指佛教徒脊場辦事的地方:法的活動場所,指佛家珍藏經書的樓閣;僧的活動場所,指和尚睡覺的禪房。這三處地方,外人不能隨便進去,進出的都是佛門弟子,故稱“三寶殿”。還有一說,“三寶殿”,又被稱為“寺中之寺”。只有較大規模的寺廟才有。像普陀寺、少林寺都有藏經樓,里面存放著佛學書籍和釋迦牟尼佛像。每天僧侶除在大雄寶殿誦經拜佛外,還要到“寺中寺”中朝拜釋迦牟尼佛像,故藏經樓又被叫為“三寶殿”。
“花”在佛教里代表善因,“果”代表善果,花開結果,教導世人要敬畏因果、不作惡業。
供花,是佛弟子供養三寶的重要方式。
在諸多佛前供養中,華(花)為第一。遙想那年摩耶夫人在藍毗尼園手攀無憂樹的花枝誕下“西達多太子”!步步生蓮‘’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剎那間,百花盛開的勝境。
佛陀善用花為表法接引善眾,弘法利生。《妙法蓮華經》就是妙在一朵妙蓮華。蓮花二字說盡了宇宙人生本來面目。含藏萬法之相,包含萬有,總持一切萬法,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萬法萬相,皆是一人一念,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春華秋實,福因善生。廈門佛事用品展覽恭請您蒞臨一場香花供養的雅會#插花##花道##廈門佛事展##廈門##廈門新鮮事#
第十七屆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秋季)展覽會
展覽時間:2022年11月17-21日
展覽地點:中國·廈門國際會展中心
同期舉辦:2022中國廈門國際素食暨有機產品(秋季)展覽會
雙雙燕?讀抗戰姚子青部寶山戰役事跡抒懷
江湖笑傲,豈落筆文飛,既能歡了。
琴簫合璧,亂世偶嫌喧鬧。
滄海橫流長嘯,縱目看、英雄可渺?
子青一眾英魂,方謂佛家三寶。
兵道,仁心勇貌。
自果敢能謀,以和平考。
寶山秋晚,幾縷落輝煙照。
或駕輪回來報,有人是、諸君名號。
何必探問今生,只醉望群星妙。
【豬八戒的“八戒”是哪八戒?】
一,不殺生戒。
上至諸佛菩薩、圣賢君子、父母老師,下至蜎飛蠕動、昆蟲螞蟻,一切有生命的,都不可以殺害。自己拿武器或者手足傷害對方的生命,或者指使他人殺害生命,還有看到別人殺害生命,自己心生歡喜、幸災樂禍,都是違反殺生的戒法。禁止殺害眾生的惡行,就叫不殺生戒。
二,不偷盜戒。
上至金銀財寶等貴重物品,下至一針一線,一草一木,只要沒有得到人家允許,就不能自己去拿。無論是佛教寺院的三寶用物,還是家庭、單位的用物,偷竊、搶奪、騙取、挪用等等,都是犯偷盜戒。比如偷稅漏稅、用單位電話打私人電話、開公家車辦私事等等,都是犯偷盜戒。遠離偷盜的行為過患,就叫不偷盜戒。
三,不淫戒。
就是禁止不清凈的行為,這里指淫欲。五戒只是禁止"邪淫",在家居士可以過正常夫妻生活,不算犯戒。但在這里是按出家人戒律要求的,即是"不淫",夫妻之間也不行。因為八關齋戒是一天一受,所以這條戒法實行難度并不大。
四,不妄語戒。
不說謊話,不說花言巧語、低俗下流的話,不說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的話,不說臟話、罵人的話,這就是不妄語戒。
五,不飲酒戒。
因為人在喝醉后,就會做出殺、盜、淫、妄等違反戒律的事情來,將來后悔莫及,所以佛陀制定了不飲酒戒。但喝酒本身是沒有過失的,所以這條戒律屬于遮戒,不是性戒。
六,不著香花曼,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戒。
因為八關齋戒是讓在家人體驗出家人的生活,所以一定要衣著樸素,簡單大方。臉上不可涂抹脂粉,身上不可噴灑香水,不可帶項鏈、耳環等飾品,不可去唱歌跳舞的娛樂場所,電視電影這些都不要看。
七,不睡臥高大床褥戒。
不可以躺臥在高大寬廣、富貴華麗的床鋪上或者沙發上,當然床上用品也不能太高檔,太講究,目的就是讓我們習慣于過簡單純樸的生活,我們的精神境界才會有所提高。
八,不非時食戒。
非時,就是不是吃飯的時候。具體說就是佛教中著名的過午不食,從日中到第二天清晨這段時間,不可以再進食,只可以飲用各種流汁,這些流汁也僅限于蜂糖水、果汁、葡萄糖水、糖鹽水等,像牛奶、豆漿、黑芝麻糊等就不適合了。這條戒屬于齋法,過午不食就是持齋,這點大家一定要注意:持齋并不等于吃素。
這八戒中,前七條戒屬于戒法,最后一條屬于齋法,所以也叫八戒齋。八關齋戒和三皈、五戒、菩薩戒不一樣,別的戒律都是需要終身受持的,八關齋戒則是一日一受,今天受了戒,明天過了這個時候,就不用受戒律的限制了,什么時候想受戒的時候,重新再受就可以了。
和尚到底能不能吃肉?這個問題一直是大眾關心關注的問題,甚至經常會有一些進山燒香拜佛的人疑惑的問我“和尚到底吃不吃肉?”
首先,給大家普及下何為素、葷、肉。素,顧名思義就是素菜也就是蔬菜;葷,并不是我們所理解的肉類,而是標準的蔬菜,只不過葷往往都有刺激性的氣味,比如說大蔥、大蒜、小蔥、韭菜、洋蔥等等;肉,就是正常理解的肉類,包括雞、鴨、牛、羊、豬等我們日常經常食用的家禽家畜。
在古印度原始的佛教當中,在飲食方面并沒有太多的講究。那時候的僧人們都不允許參加任何的勞動,必須親自托缽乞食。這么做自然是有他的道理,托缽乞食其實一方面是為了消磨僧眾的傲慢心,因為但凡有點虛榮心的怎么能放得下面子去要飯呢?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眾生種福田,因為供養三寶的福報是非常大的。那時候的佛教,沒有葷腥戒律的,施主給什么就吃什么,好的壞的,素的葷的都不能有分別心,通通都要吃掉。大迦葉和須菩提就曾經因為一個只和富人乞討,一個只和窮人乞討,還被佛陀教育過。
真正不吃肉的戒律是后來佛教傳入到我國以后,梁武帝定下的規矩,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殺生,培養人們的慈悲之心。再后來,有了叢林制度之后,僧人們基本上很少去乞食了,都是躬耕自食,再加上施主施舍的完全足夠飽腹了。至于不吃葷是因為這些這些葷菜氣味不好,會影響團體當中其他人,而且有些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都是放縱欲望的幫兇,所以就被列入到了戒律當中。
【與知識相比,智慧更重要】#般若開示錄# #佛教#
問:信佛是信所有的佛嗎?可我在觀音菩薩面前特別有感應,我到廟里去特別喜歡在觀音殿待,我應該跟別人怎么討論佛法?不知道怎么樣做,請師父解惑。@釋永信師父
答:
說明你和觀音菩薩有緣,比較相應。但佛佛無二,你信任何一尊佛即是信仰所有的佛,佛性為一。大殿里供奉的所有佛菩薩,都是佛。如佛法僧三寶,在相上是三,在體上為一。你可以了解下三寶的具體含義,有理體三寶、化相三寶、住持三寶和一體三寶。
本文佛家三寶是什么,佛家三寶有哪三寶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21880.html發布于 2023-12-24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