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經濟圈形成的條件(環渤海經濟圈是什么)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環渤海經濟圈形成的條件,環渤海經濟圈是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環渤海經濟圈,指以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同時延伸輻射到山西、遼寧、山東及內蒙古中東部。
2、環渤海地區是我國北方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屬于東北、西北、華北的接合部,改革開放以來,環渤海已經形成了發達便捷的交通優勢,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科技教育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密集的骨干城市群等五大優勢。
3、這些優勢同時集中地表現為環渤海地區加強東北亞地區國際開發合作的獨特優勢。
4、據統計資料顯示,其經濟總量相當于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的 45.3%,比珠三角經濟圈低 10%。
5、經濟學家們從統計數字的對比中看到了差距,同時也看到了以京津冀為代表的環渤海區域擁有的巨大發展空間和廣闊合作潛力。
6、環渤海經濟圈具備的優勢和面臨的機遇一、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環渤海經濟圈狹義上指中國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同時延伸可輻射到山西、內蒙古。
7、整個大的范圍占據中國國土的12%和人口的20%。
8、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經濟圈大展活力之后,環渤海經濟圈正加速崛起,有望在2010年左右,成為中國經濟板塊中乃至東北亞地區極具影響力的經濟隆起地帶。
9、環渤海地區在我國參與全球經濟協作及促進南北協調發展中所處的重要位置,將使加快啟動該地區發展成為必要選擇。
10、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環渤海地區是日益活躍東北亞經濟區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國歐亞大陸橋東部起點之一,新時期中國北方經濟結構調整集中在以京津冀為核心的環渤海地區,將與日本、韓國產業繼續向外轉移形成互動,其聯合趨勢將為環渤海經濟區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
11、日本經過十余年的經濟結構調整,仍未完全擺脫困境。
12、當前日本更加注重把國內結構調整與中國華北結合,尋找新的發展機遇,同時把開發西海岸的列為本國21世紀的戰略目標。
13、韓國盧武鉉總統上任后,經濟上提出重大經濟舉措之一就是把中國作為它的第二內需市場,同時重點開發與中國鄰近的西海岸地區。
14、中國、日本、韓國新的開發計劃同時集中于該環渤海地區,而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又使三國的相近城市在經濟上存在著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交叉的依存關系。
15、因此,可以預見,中、日、韓之間在環渤海區域的經濟合作將呈加速趨勢。
16、二、雄厚的工業基礎環渤海地區已成為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后的我國第三個大規模區域制造中心。
17、依托原有工業基礎,環渤海地區不僅保持了諸如鋼鐵、原油、原鹽等資源依托型產品優勢,同時新興的電子信息、生物制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也發展迅猛。
18、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信息產業部新近出臺的一份研究報告,以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區為中心的三個地區,已經成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中心之一。
19、有關專家分析指出,京津唐地區在未來IT業發展尤其是創新發展中的潛力不可小視。
20、從規模上看,與長江、珠江三角洲兩個IT業發展中心相比,目前環渤海中心區的IT產業仍存差距。
21、目前,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形成了規模相當、產業配套齊全的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產業群,通信設備、計算機等產品在全國乃至國際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批重量級的芯片制造及上下游企業落戶上海,已形成包括有線、無線、傳輸及配套元器件等門類齊全的產業群。
22、然而,京津地區IT產業的優勢正等待釋放。
23、京津雄厚的科研力量,有望在IT業創新上發展出高端優勢。
24、京津地區是中國科研實力最強的地區,僅北京重點高校占全國的1/4,而天津也擁有30多所高等院校和國家級研究中心。
25、當前政府也正推動各類研發機構與企業聯合,在中國IT業新的發展階段,研發及促成電子信息產業科技成果轉化,這一地區均得天時地利。
26、其次,勞動力成本低且素質較高,適應IT產業發展要求。
27、目前,有全國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科研、貿易、生產基地之譽的北京中關村地區,目前已集中了軟件開發及信息技術的各類優秀人才,摩托羅拉、惠普、松下、微軟、富士通等均在北京設立了研發中心,蓄勢待發;摩托羅拉、韓國三星等國際跨國公司進駐天津開發區早已形成相當生產規模,其自身及輻射作用仍在擴大。
28、三、外向型經濟發展迅猛外商在我國北方投資最密集的地區集中在此,且走勢漸強。
29、區目前全球80多家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研發機構40%以上在北京,而天津目前擁有外商投資企業1萬余家,其中全球500強企業在此設有200余家生產性投資企業,大連的外商投資企業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在全國都是一流的。
30、經過了十多年的奠基發展,外商投資帶來管理、技術、營銷等所產生的重大影響,將在本地區更加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下釋放,加速激活老工業基地的能量,提升舊產業并同時形成新興制造業。
31、四、環渤海區域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也已從軟硬件方面加速展開去年10月,北京與天津港口岸開始直通,兩市實現了港口功能一體化;首都國際機場和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聯合,率先實現了中國民航跨區域的機場的整合;而北起山海關、南至山東煙臺的環渤海經濟圈鐵路大動脈,目前已經完成約2/3的建設任務。
32、五、“奧運經濟”這一超級引擎”正在為環渤海經濟圈注入強大發展動力專家分析,北京奧運會從籌備至舉辦期間,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拉動每年在0.3%左右,而這一地區無疑將首先受益。
33、據了解,在奧運會籌備期間,僅北京就計劃投入2000億元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34、如果有相應的較完善的戰略規劃,注重投入產出比及經濟發展的前向及后向聯系,奧運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后續影響將會持續10-15年。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