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成語故事大全100篇100字左右(歷史成語故事大全)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歷史成語故事大全100篇100字左右,歷史成語故事大全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草船借箭 望梅止渴 杯酒釋兵權 臥薪嘗膽 背水一戰(韓信) 完壁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項羽) 破釜沉舟(項羽)臥薪嘗膽(勾踐) 紙上談兵(趙括) 指鹿為馬(趙高) 三顧茅廬(劉備) 東窗事發(秦檜) 如魚得水(劉備)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廬(諸葛亮) 圖窮匕見(荊柯) 草木皆兵(苻堅)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一飯千金(韓信)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尸(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鞠躬盡瘁(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 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云)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 鑿壁偷光(匡衡) 狗尾續貂(司馬倫)畫龍點睛(張僧繇) 江郎才盡(江淹)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
2、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
3、后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
4、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5、 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
6、一臣下對莊王說:“聽說國中有一只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么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7、”然后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8、 臥薪嘗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并俘虜了越王勾踐。
9、勾踐給夫差喂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后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并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后來終于滅掉吳國。
10、 老馬識途: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
11、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
12、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13、 負荊請罪: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
14、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15、 紙上談兵: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
16、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
17、后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
18、 三令五申:孫武流寓于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
19、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
20、孫武向宮女們交代了口令之后擊鼓傳令,宮女們一陣哄笑,隊伍亂成一片。
21、孫武再一次下達命令,宮女們只覺得好玩,根本不聽命令。
22、孫武說號令既然已經明白又不聽令,這是頭領之罪,下令將兩名隊長處死。
23、吳王急忙叫人傳令不能斬殺王妃,孫武仍然殺了兩個王妃。
24、然后,孫武重新操練宮女,這回沒人敢不聽號令了。
25、 圍魏救趙:戰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
26、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
27、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
28、田忌采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
29、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
30、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
31、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32、 胡服騎射: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
33、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
34、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
35、 竊符救趙: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
36、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
37、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
38、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
39、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里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40、 樂不思蜀 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建立蜀國。
41、他死后,兒子劉禪繼位,又稱劉阿斗。
42、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
43、劉禪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并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
44、 魏王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
45、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
46、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
47、”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48、 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樂不思蜀”這個成語,來形容有些人安于現狀,樂而忘返。
49、還形容有些人樂而忘本。
50、 南柯一夢 這個成語來源于公元九世紀中國唐代作家李公佐的小說《南柯太守傳》。
51、 有一個叫淳于棼的人,平時喜歡喝酒。
52、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槐樹,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晚風習習,樹影婆娑,是一個乘涼的好地方。
53、 淳于棼過生日的那天,親朋好友都來祝壽,他一時高興,多喝了幾杯酒。
54、夜晚,親友們都回去了,淳于棼帶著幾分醉意在大槐樹下歇涼,不知不覺間睡著了。
55、 夢中,淳于棼被兩個使臣邀去,進入一個樹洞。
56、洞內晴天麗日,別有世界,號稱大槐國。
57、正趕上京城舉行選拔官員考試,他也報名。
58、考了三場,文章寫得十分順手。
59、等到公布考試結果時,他名列第一名。
60、緊接著皇帝進行面試。
61、皇帝見淳于棼長得很帥,又很有才氣,非常喜愛,就親筆點為頭名狀元,并把公主嫁給他為妻。
62、狀元郎成了駙馬郎,一時京城傳為美談。
63、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滿。
64、不久,淳于棼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
65、淳于棼勤政愛民,經常到屬地內調查研究,檢查部下的工作,各地的行政都非常廉潔有效,當地百姓大為稱贊。
66、三十年過去了,淳于棼的政績已是全國有名,他自己也有了五男二女七個孩子,生活非常得意。
67、皇帝幾次想把淳于棼調回京城升遷,當地百姓聽說后,都紛紛涌上街頭,擋住太守的馬車,強行挽留他在南柯繼任。
68、淳于棼為百姓的愛戴所感動,只好留下來,并上表皇帝說明情況。
69、皇帝欣賞他的政績,就賞給他許多金銀財寶,以示獎勵。
70、 有一年,擅蘿國派兵侵犯大槐國,大槐國的將軍們奉命迎敵,不料幾次都被敵兵打得大敗。
71、敗報傳到京城,皇帝震動,急忙召集文武官員們商議對策。
72、大臣們聽說前線軍事屢屢失利,敵人逼近京城,兇猛異常,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無策。
73、 皇帝看了大臣的樣子,非常生氣地說:“你們平時養尊處優,享盡榮華,一旦國家有事,卻都成了沒嘴的葫蘆,膽小怯陣,要你們有什么用?” 這時宰相想起了政績突出的南柯太守淳于棼,于是向皇帝推薦。
74、皇帝立刻下令,調淳于棼統率全國的精銳兵力與敵軍作戰。
75、 淳于棼接到皇帝的命令,立即統兵出征。
76、可是他對兵法一無所知,與敵軍剛一交戰,就被打得一敗涂地,手下兵馬損失慘重,他自己也險些當了俘虜。
77、皇帝得知消息,非常失望,下令撤掉淳于棼的一切職務,貶為平民,遣送回老家。
78、淳于棼想想自己一世英名毀于一旦,羞憤難當,大叫一聲,從夢中驚醒。
79、他按夢境尋找大槐國,原來就是大槐樹下的一個螞蟻洞,一群螞蟻正居住在那里。
80、 “南柯一夢”有時也指人生如夢,富貴權勢虛無縹緲。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33647.html發布于 2024-02-26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