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虎離山的成語故事視頻(調虎離山的成語故事)

摘要: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調虎離山的成語故事視頻,調虎離山的成語故事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調虎離山 【拼音】 diào hǔ lí s...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調虎離山的成語故事視頻,調虎離山的成語故事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調虎離山 【拼音】 diào hǔ lí shān【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須是親自用調虎離山計,一戰成功。

2、” 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

3、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

4、 【例子】 這自然是~之計,鄧和武漢派都是不同意的。

5、(郭沫若《海濤集·南昌之一夜》)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軍事等 【英文】lure the tiger out of the mountains < lure the enemy away from his base> 【日文】敵(てき)をおびきだして,その虛(きょ)をつく 【法文】attirer par ruse un adversaire hors de son domaine 【德文】den Tiger vom Berg weglocken 【俄文】выманить на открытое мéсто 【三十六計】待天以困之①,用人以誘之②,往蹇來連③。

6、【注釋】①待天以困之:天,指自然的各種條件或情況。

7、此句意為戰場上我方等待天然的條件或情況對敵方不利時,我再去圍困他。

8、②用人以誘之:用人為的假象去誘惑他(指敵人),使他向我就范。

9、③往蹇來連:語出《易經.蹇》卦。

10、蹇,卦名。

11、本卦為異卦相疊(艮下坎上)。

12、上卦為坎為水,下卦為艮為山。

13、山上有水流,山石多險,水流曲折,言行道之不容易,這是本卦的卦象。

14、蹇,困難;連,艱難。

15、這句意為:往來皆難,行路困難重重。

16、此計運用這個道理,是說戰場上若遇強敵,要善用謀,用假象使敵人離開駐地,誘他就我之范,喪失他的優勢,使他處處皆難,寸步難行,由主動變被動,而我則出其不意而致勝。

17、【按語】兵書曰:“下政攻城”。

18、若攻堅,則自取敗亡矣。

19、敵既得地利,則不可爭其地。

20、且敵有主而勢大:有主,則非利不來趨;勢大,則非天人合用,不能勝。

21、漢末,羌率眾數千,遮虞詡于隊倉崤谷。

22、詡即停軍不進,而宣言上書請兵,須到乃發。

23、羌聞之,乃分抄旁縣。

24、翔因其兵散,日夜進道,兼行百余里,令軍士各作兩灶,日倍增之,羌不敢逼,遂大破之。

25、兵到乃發者,利誘之也;日夜兼進者,用天時以困之也;倍增其灶者,惑之以人事也。

26、【解析】《孫子兵法》早就指出:不顧條件地硬攻城池是下等策略,是會失敗的。

27、敵人既然已占據了有利地勢,又作好了應戰的準備,就不能去與他爭地。

28、應該巧妙地用小利去引誘敵人,把敵人誘離堅固的防地,引誘到對我軍有利的戰區,我方就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利用天時、地利和人為條件,一定可以擊敗敵人。

29、漢末虞詡智騙羌人的故事就是個好例證。

30、他故意說等待援兵,松懈了敵人的斗志,分散了他們的兵力;他日夜兼程行軍,充分利用了時間;他還增加灶的數量,讓敵人誤以為援軍已到,不敢輕舉妄動,都在于擾亂故人的意圖。

31、這樣就充分發揮了己方的主動性,牽住了敵方的牛鼻子,以己方的意圖隨意調動了敵方,終干取得了平羌的勝利。

32、【探源】調虎離山,此計用在軍事上,是一種調動敵人的謀略。

33、它的核心在一“調”字。

34、虎,指敵方,山,指敵方占據的有利地勢。

35、如果敵方占據了有利地勢,并旦兵力眾多,防范嚴密,此時,我方不可硬攻。

36、正確的方法是設計相誘,把敵人引出堅固的據點,或者,把敵人誘入對我軍有利的地區,這樣做才可以取勝。

37、東漢末年,軍閥并起,各霸一方。

38、孫堅之子孫策,年僅十七歲,年少有為,繼承父志,勢力逐漸強大。

39、公元199年,孫策欲向北推進,準備奪取江北盧江郡。

40、盧江郡南有長江之險,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難攻。

41、占據盧江的軍閥劉勛勢力強大,野心勃勃。

42、孫策知道,如果硬攻,取勝的機會很小。

43、他和眾將商議,定出了一條調虎離山的妙計。

44、針對軍閥劉勛,極其貪財的弱點,孫策派人給劉勛送去一份厚禮,并在信中把劉勛大肆吹捧一番。

45、信中說劉勛功名遠播,今人仰慕,并表示要與劉勵交好。

46、孫策還以弱者的身份向劉勛求救。

47、他說,上繚經常派兵侵擾我們,我們力弱,不能遠征,請求將軍發兵降服上繚,我們感激不盡。

48、劉勛見孫策極力討好他,萬分得意。

49、上繚一帶,十分富庶,劉勛早想奪取,今見孫策軟弱無能,免去了后顧之憂,決定發兵上繚。

50、部將劉曄極力勸阻,劉勛哪里聽得進去?他已經被孫策的厚禮、甜言迷惑住了。

51、孫策時刻監視劉勛的行動,見劉勛親自率領幾萬兵馬去攻上繚,城內空虛,心中大喜,說:“老虎己被我調出山了,我們趕快去占據它的老窩吧!”干是立即率領人馬,水陸并進,襲擊盧江,幾乎沒遇到頑強的抵杭,就十順利地控制了盧江。

52、劉勛猛攻上繚,一直不能取勝。

53、突然得報,孫策已取盧江,情知中計,后悔已經來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54、【故事】東漢末期,北邊羌人叛亂。

55、朝廷派虞詡平定叛亂,虞詡的部隊在陳倉崤谷一帶受到羌人阻截。

56、這時,羌人士氣正旺,又占據有利地勢,虞詡不能強攻,又不能繞道,真是進退兩難。

57、虞詡決定騙羌人離開堅固的據點,他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就地扎營。

58、對外散布行軍受阻,向朝延請派增援部隊。

59、羌人見虞詡已停止前進,等待增援部隊,就放松了戒備,紛紛離開據點,到附近劫掠財物去了。

60、虞詡見敵人離開了據點,下令部隊急行軍,日夜兼程,每日超過百里,通過山谷。

61、他命令在急行軍時,沿途增加灶的數量,今日增灶,明日增灶,敵人誤以為朝廷援軍已到,自己的力量又已經分散,不敢輕易出擊。

62、虞詡順利地通過陳倉崤谷,轉入外線作戰,羌人在時間和空間上都轉入被動局面,不久羌人叛亂被平定。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