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前白蛋白偏高 血清總蛋白測定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血清前白蛋白偏高,血清總蛋白測定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血清前白蛋白偏高
1. “血清前白蛋白偏高”是指患者血清中的前白蛋白濃度大于正常值,“血清前白蛋白指標是反映腎濾過功能狀況以及系統性炎癥及疾病進展程度的重要指標”1。其成因一般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說明:
(1) 腎臟功能障礙:腎臟是前白蛋白的主要合成和釋放機構,腎臟損害可以引起前白蛋白增多。如腎虧虛,慢性腎病(各種系統性疾病患者的腎炎和慢性腎衰)等可以引起前白蛋白增多。
(2) 阻塞性腎病:腎臟結構改變,血液和尿液在腎臟內部流動受到阻礙,當大量毛細血管壓力不同引起細胞凝集和血小板粘附時可以引起前白蛋白的濃度升高。
(3) 炎癥反應:發給炎癥時會產生CRP(C反應蛋白),CRP能抑制前白蛋白的分解,如肺炎、支氣管炎等呼吸道感染,軟組織炎,痛風性關節炎等炎癥病變及脾切除術等可引起前白蛋白濃度上升。
(4) 腫瘤:一些惡性腫瘤細胞會分泌大量前白蛋白,如乳腺癌、肝癌、肺癌、結腸癌等,會引起前白蛋白偏高。
(5) 高血脂:血清中類風濕因子和低密度脂蛋白能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血管壁通透性,從而使尿過多,前白蛋白增多。而且高血脂患者由于腎血管內皮功能損害,血清前白蛋白比健康人可顯著上升。
總之,血清前白蛋白偏高的發生,不僅是與腎臟的功能狀態有關,對病因的認識也非常重要,同時,及時發現并早期診斷是控制和有效治療前白蛋白偏高的關鍵。
1《內臟生物學前白蛋白的影響因素分析》,黃丹,江蘇省第四級職工大學,2019年9月.
一、血清總蛋白測定
血清總蛋白測量,是醫學診斷中常見的檢驗項,可以用于診斷臨床上的病損,以及評估治療后的療效。它可以及早發現疾病的診斷,快速有效的完成治療,減少發病時間,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
二、血清總蛋白測量的生理意義
1. 血清總蛋白是一種重要的血液生化指標,反映機體代謝水平以及新陳代謝代償紊亂程度。當患者某種疾病發作,機體的新陳代謝功能發生改變,血清總蛋白和蛋白質分子種類會發生改變。
2. 血清總蛋白是一種臨床重要的體液,檢測血清總蛋白有助于診斷呼吸系統疾病、胃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以及各種小腸炎,以及肝病等病癥。
3. 血清總蛋白可以用來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態,如肥胖癥、體重下降或消耗疾病等出現蛋白質是關鍵癥狀,檢測血清總蛋白和調節蛋白可以幫助更準確地診斷患者。
三、血清總蛋白測量的實驗原理
1. 血清總蛋白測量利用血清化學發光法,通過酶標響應原理將體內血清中的蛋白質分子轉換為可發光的物質,以此來確定血清的總蛋白濃度。
2. 血清總蛋白測定基于特定的磷酸酶標記反應、集成電路及發光檢測,通過磷酸酶標記反應將血清中的蛋白質轉變為磷酸酶的·細胞色素的促進發光,從而判定血清總蛋白濃度,從而判斷血清蛋白濃度。
四、實驗方法
1. 將采集的患者血清放在試管中,用恒溫離心機將血清離心15min(以恒溫10°C、6000rpm為例),待血清完全離心,取出上清液,存放于4°C冰袋內,備用。
2.將血清樣本和參考樣本按比例加入反應器中,用集成電路及發光檢測裝置,分別在各參考樣液上讀取發光峰值和發光峰面積。
3.在血清樣本上也同樣檢測發光峰值和發光峰面積,如果在電路流程上,檢測出發光峰值和發光峰面積不一致,則需重新掃描,并計算血清總蛋白濃度。
五、實驗結果
經過血清總蛋白測試,得出的血清總蛋白濃度值,當血清總蛋白濃度值正常時,則說明患者的血清總蛋白正常,不會出現蛋白缺失癥狀。如果血清總蛋白濃度值偏低,則需要進一步明確原因,需要進一步檢查治療。
本文由藥直供提供發布,如有錯誤,請發郵件至byxzwd#126.com指正,感謝!
本文血清前白蛋白偏高,血清總蛋白測定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36474.html發布于 2024-04-15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