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爐山一日游 香爐山一日游作文600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香爐山一日游,香爐山一日游作文600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凱里香爐山南大門半日游
中秋節最后一天假期,由于疫情,無從去處,在家也實在百無聊奈,只好攜帶家人到周邊游游。
兒子心心念念到黔陽第一山—香爐山游玩,一年半載也沒實現,今天終于達成心愿。
一大早,兒子扛著他的長槍短炮(照相器材),隨同我們出發了。
香爐山其實也不遠,就在凱里市區周邊,驅車也只是40來分鐘。
黔陽第一山——香爐山,位于凱里市城西約15公里,海拔1233.8米。因四面懸崖絕壁,疊壘三層,頂平腰束,山形似民間燒香焚紙祭奉神靈所用的香爐而得名。
因其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相傳香爐山是蚩尤后代最后一次遷徙的決策議事地。
香爐山二屯巖西面的“九十九屯坎”因有99級石礅而得名,東側為蚩尤陵園。自古以來苗族人民就把香爐山作為緬懷民族英雄的圣山,作為苗家人憧憬幸福生活的風水山。
明正統十一年(公元1446年)阿榜領導的苗族起義軍、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韋烈領導的苗族起義軍、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阿向領導的苗族起義軍、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包利和紅銀領導的苗族起義軍、咸豐六年至同治十一年(公元1856—1872年)以張秀眉領導的苗壕起義軍,都曾先后聚兵香爐山,以“苗王洞”為指揮中心。張秀眉起義失敗后,清軍破壞了苗王洞。
清光緒七年(1881年),道人與和尚重上香爐山,在洞中塑了觀音像,苗王洞改成了凌云臺,也叫觀音洞。明代的汪良先生有《登香爐山》詩曰:爐山之高高入云,嶙峋壁立無支分。雄關未能容雙馬,殺氣曾教走萬軍。
沿一線小道盤旋而上,眾山環列,若劍戟刺天。
山上雜花叢樹,修篁茂密,云霧繚繞。有肥田沃土,深井細流;有古代營盤,寺廟和南天門遺址;有許多反映起義故事和民間傳說的歷史遺跡。
山上的生物仍其自然循環,有天賜千噸巨大神香爐、七仙池、石海螺,還有仙女違犯天條受懲臺,滿山的巨石、怪石,怪石中長滿了成林的百年古樹,奇怪的是百歲老人也不知何年長出的樹,自從有樹那時起,年年歲歲如此,不見高、不見大,不見矮,而且整座山形也象一個插滿香火的神香爐,令人拍案稱奇。
每年農歷的六月十九日,周圍二三十里的苗族人民云集于此,舉行傳統“爬山節”活動,老年人多往山頂觀光及祈神,盛裝打扮的青年男女,或用蘆笙伴奏,翩翩起舞,或席地相向,吟詠傳說故事,歌唱友誼和愛情。
節日期間,香爐山鎮邊的大小山坡上,經常舉辦各種跳蘆笙、對歌、斗牛等活動。使靜寂的青山頓時成為歡騰的鬧市,歌舞的海洋。
這次香爐山半日游,雖然爬山很累,兩股戰戰,尤其是下坡,雙腿已不聽使喚,膝蓋疼痛難忍,但心里是愉悅開心的,領略一路的美景,真的不虛此行!
友友們,有空來香爐山一游哦![玫瑰][玫瑰][玫瑰]
誰說鄭州周邊沒有好玩的,值得去的免費景點,位于鄭州新密尖山鄉樓院村東部的小頂山景區,就值得一去。
小頂山因其形似香爐,故名香爐山,
隱藏在周圍大山之中,上山小路崎嶇婉轉,步道過后變棧道,棧道過后變鋼橋,山勢陡峭險峻,溝壑縱橫,峰頂有座始祖廟,廟前有口大鐘,鐘旁有塊巨石立于山脊危巖之上,歷經千年,盡顯滄桑之感。
山上沒有太多的服務設施,沒有賣水賣飯的,沒有商業娛樂表演,就是大自然的原始風貌,老少皆可游玩,上山記得帶瓶水哦。
寒假不必遠行,好玩的就在身邊,一起來感受下大自然的魅力吧。
#解鎖周邊游# #走吧自駕去旅行#
距離昆明車程1.2小時,從昆明北市區出發經過嚴家山收費站,再過嵩明和易隆服務區到舊縣收費站下去,再走10分鐘左右的鄉村道路就可以到香爐山公園了。
我們就在香爐山公園里的那個水庫邊安營扎寨,在水庫邊上的松樹林里把帳篷搭起,再把茶臺收拾一下,看著這碧綠的湖水喝著云南普洱茶,就是一種很舒服的感覺?。?/p>
五一假期不容錯過機會的露營活動,在這有山有水的地方露營確實安逸啦!早上起來吃了早點就是徒步活動,順著山里的指示牌一直徒步進去,有更好看的風景,確實是不錯啊徒步地,下次有機會一定還要去的,確實值得推薦!
#昆明頭條#
一段二十來公里的山路,把道路重新整修后,兩頭一截,建起山門售票,又變成光霧山景區的一部分,這就是米倉山景區,門楣掛牌《米倉山國家森林公園》,真是名頭不小。
從《蜀門秦關》下山,一個拐彎忽然眼前閃現出一條仿古街道,左拐進去只見一個足有三四個足球場大小的停車場,停車場盡頭有一片巍峨雄偉的建筑,這些建筑包括山門、側門檢票口、售票處、游客服務中心、光霧山—諾河地質博物館等等。
起初還以為光霧山進出口變了模樣,向外延伸拓展如此。及至住店詢問后方知原來是鐵爐壩,距離桃園子(現在改名為光霧山鎮)還有7公里。真是恍如隔世,十幾年前這里只是個岔路口,少有人家,一邊是通往光霧山的二南公路(南鄭南江),現在是G244國道,一邊是去往牟陽故城的縣鄉道路。當年和同學駕車去牟陽故城游玩走的就是這條路,崎嶇不平,坡陡彎急,汽車一過塵土飛揚,很難走。
第二天我們索性先去這個米倉山地質公園看看 ,票價90元,還好,65歲以上免票,讓我們享受了老年人的福利。一路走下來,完全證實了之前的判斷,這就是那條通往牟陽故城的老路。只不過現在的道路已是今非昔比,路面平整,彎道加寬,汽車開起來很順暢。米倉山本來就是天生麗質,只需稍加點綴便成一景。沿途設置賈郭山、天然畫廊等景觀,利用山形地貌建有停車場,亭閣步道,階梯及觀景臺。下山即到大壩,地勢寬闊平坦,這里有牟陽故城、大小蘭溝,壩子里到處散落著農舍民宿,再往前是著名景點黑熊溝,沿路有人造小景觀,茂密蔥蘢的樹林下不時有停在路邊的小車和游客搭建的帳篷。再往前不遠就到了黑熊溝,這里山大林密,一條逶迤的河溝猶如巨龍從山間竄出,溝里亂石滾滾,奇形怪狀,有的形如獅子老虎,體型巨大的堪比房子、大象。流水穿梭期間,流瀑層疊,浪花飛濺;兩岸植被茂密,綠樹映掩,遮天蔽日,景色優美壯觀。只見河谷中來避暑的大人小孩戲水游玩,好不涼爽愜意。沿著河谷建有棧道階梯,高大茂密的樹木遮天蔽日,游走其間涼爽無比。從黑熊溝出去再往前就是香爐山、諾水溶洞等景點。如此多的景點,沒有兩日行程根本逛不完。
光霧山最大的特色是秋天觀賞紅葉,這里峽谷綿長,曲折逶迤,據說景區的紅葉景觀色彩之豐富,面積之大,品位之高,皆為全國之最,故有“紅葉甲天下”之美譽。這個米倉山景區的天然畫廊就是秋天觀賞紅葉的最佳地點。
你不能不佩服四川人的遠見和魄力,以前囿于狹小山谷里的桃園鎮,經過十幾年的拓展和打造,現在光霧山已經囊括了桃園、米倉山地質公園、十八月潭三個景區,面積擴大了十幾倍。
如今的光霧山旅游景區已經今非昔比,景點擴大數倍,設施更加完善。已經成為人們夏天避暑、秋天賞紅葉的首選之地,因而民宿激增仍然供不應求。
最后一張圖為米倉山畫廊秋季紅葉圖片(取之景區宣傳畫)
徐霞客自鄭州至新密的徒步路線
徐霞客小時候就有登臨五岳的志向,于是在天啟三年,決定從嵩山開始。啟程十九日后到達鄭州黃宗店,即現在的王宗店村,“由店右登石坡,看圣僧池”。該池在樓院村香爐山(小頂山)山腰上,山上另有始祖廟、古寨堡、鄭韓長城等遺址,省道232自山下穿過。
香爐山是伏羲山區的一個峰頭,而伏羲山就大有來頭了。《山海經》中記載“太室山東北方向有浮戲之山。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黃)河,其東有谷,因名曰蛇谷,上多辛。浮戲之山有木焉,葉狀樗而赤實,名曰亢木,食之不蠱”。汜水河自伏羲山出來后北流至汜水鎮,注入黃河。汜水鎮古稱“雄鎮”,東接七朝古都開封,西連九朝古都洛陽,南有嵩岳名剎少林寺,北依華夏之源黃河。
蛇谷大概在香爐山和傘蓋山之間。那亢木是什么樹呢?“葉狀樗”,樗樹是臭椿,葉子最像臭椿的當然是香椿了,但香椿古稱杶,自然不是亢木。陶淵明有一首《讀山海經》的詩:“丹木在何許?乃在密山陽。黃華復朱實,食之壽命長。”開黃花而結紅果,葉子又像臭椿,有人考證是欒樹,也分布在中原一帶,果實有清肝明目的功效。
過香爐山后“十里,登石佛嶺”(俗稱五嶺、石嶺),過風門口,“又五里,入密縣屆,望嵩山尚在六十里外”。“從歧路東南二十五里,過密縣,抵天仙院”、滴水棚,在如今的礦務局楊寨社區。
之后,“還密”,據考證穿越東西街,觀文廟,抵縣衙,游城隍廟、法海寺,最后“仍抵西門”。
網上這張清代零陵城郭圖,原載零陵莫氏族譜。圖中的香爐山,就是徐霞客游永州時所記錄的城東瀟水香爐石?,F在江心這個小石磯被命名為香零山。發現這張圖,說來十分偶然,那時我們單位的莫學飛主席喊我過去,說他們永州莫氏正在重修莫氏族譜,讓我將原族譜所載文言文的莫氏來歷翻譯成白話文。當時看到族譜中這張城郭圖,確實有點吃驚,這不是永州柳學會考察確認柳詩香零山,究竟是在城東還是在城北所需要的嗎?于是經莫主席同意,拿到柳學會復印一份,作為參考依據。蔡自新會長還為此圖寫了一篇專文記錄此事。最早提出來柳詩香零山是在城北的是永州四中退休地理教師,原永州地理學會理事長劉繼源先生。圖中明確標示了蘋島上的蘋洲書院,城東香爐山,城西的柳子廟的相對位置。
2021年8月29日,帶著孩子們,老媽,大姐,大外甥女,二外女,三外女,老妹子家,大外女,我大兒,我二兒,香爐山森林公園,溜達溜達,這一路,有哭有笑阿,不愧是兒時的孩子,你吃啥我也得吃上,你玩啥我也得玩[捂臉]要么就是生氣,要么就是你爭我奪[發怒]你們阿給大舅這心傷的透透的了[流淚]以后去那都不帶你們[發怒]可是你們不去舅舅又有啥意思阿[捂臉]給你們拍一張照片,這個你不情,他不怨的[流淚]舅舅的一片好心[流淚]可是你們這幫孩咋就不理解呢[流淚]最配合的還是我老兒子爸爸愛你喲[贊]建議爬山游玩不要帶小孩去[捂臉]山很陡,還帶著危險性,總而言之玩的還算可以吧。
#石家莊頭條# 石家莊西部山區免費山岳景點推介之-井陘縣
井陘縣的山,頗有南太行的雄渾之氣,紅崖絕壁,山勢連綿,奇峰聳峙,山水相依,是石家莊周邊景點最集中的地方。現將主要的山峰介紹一下,歡迎補充。
1.錦山:測魚鎮南寺掌村,紅石崖壁著名。
2.掛云山:威州鎮三峪村,有“小泰山”之稱。
3.洞陽坡:蒼巖山鎮洞陽坡村,以吊橋聞名。
4.藏龍山:固蘭村,井陘西南部最高峰。
5.龍鳳山:測魚鎮龍鳳山村。
6.牛山寨:吳家窯鄉,有石頭山寨遺跡。
7.犁鏵尖兒:吳家窯鄉。山勢奇特。
8.磨寨山:南王莊鄉割髭嶺村,紅崖絕壁。
9.營子巖:楊莊村。有觀音寺和古長城遺址。
10.大理巖:大理巖村,有古寺、溶洞等。
11.風擋山:測魚鎮沿莊村,十月紅葉漫山。
12.貓頭寨:孫莊鄉冶里村,有三處石刻。
13.馬頭紅山:洛陽村西,山勢險峻巍峨。
14.香爐山:胡仁村東,海拔733米。
15.擱筆架:南蒿亭村西,海拔1,095米。
16.狼牙寨:欒家窯村西,海拔631米。
17.北家寨:寺堖村西南,海拔940米。
18.官兵垴:南王莊鄉,山峻石奇,環境清雅。
19.羊頭垴:紅崖絕壁,奇石嶙峋。測魚鎮龍鳳山村。
20.小青山:南障城鎮。獨特大石鎖,美麗山脊線。
21.殺虎尖:紅崖絕壁,山勢奇特。測魚鎮沿莊村。
22.璧山。奇峰林立,洞穴幽深。
22.曼天垴。溶洞奇特,山石嶙峋。
疫情未消停,宅在家中讀讀南華寺歷史和古名人的詩??磿奥糜巍币彩遣诲e的選擇。許多古人游南華寺都曾留詩,如唐代上元進士宋之問。宋代天圣二年進士,工部尚書余靖古今名人
文天祥,蘇軾,揚萬里,……都有佳作留下。殿內還有存著圣旨(復制品)原件是唐武則天給六祖慧能的詔書(下圖1,原物屬國寶級文物,當然一能存放在南華寺了)。先來讀一段《西游記》第八回,寫在前面的《蘇武慢》下闋:“……誰聽得絕想崖前,無陰樹下,杜宇一聲春曉。曹溪路險,鷲嶺云深……”。鷲嶺:也稱靈山。曹溪:水名,在廣東省曲江縣。溪的上游是南華寺,原稱寶林寺。南華寺有著一千五百多年歷史。梁天監三年戊申梵宮落成。始有了寶林寺。而寶林寺真正的興盛是從唐代惠能到此寺開始。惠能:禪宗南宗創始人?;菽?歲父喪,字貧,靠賣柴養母為生。后聽人念金剛經,赴湖北黃梅參見禪宗五祖弘忍。在碓房舂米八月有余。弘忍選嗣法弟子,命壽僧各作一偈,上座神秀主張漸悟,作一偈于壁上:“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惠能頓悟,請江州別駕張日書一偈于神秀偈則。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赡芑菽苜时容^合乎佛家“見性成佛”弘忍密授法衣給了惠能。惠能攜法衣速離黃梅至南華寺。弘揚頓悟法門三十七載。與神秀在北方的“漸悟”相對,史稱“南頓北漸”或“南能北秀”武則天和唐中宗都曾詔惠能入京,均辭。舊時的南華寺規模比現在大得多,有八殿八塔,七亭三樓二門。大雄寶殿為寺里最重要建筑物,元成宗大德十年始建(1306年),康熙六年平藩重新興建,殿前古柏二株,為六祖惠能所植。南華寺后山,自庾嶺分脈而來,原稱寶林山,現稱南華山。山上林木覆蓋,溪水淙淙幽靜異常。山下有“卓賜泉”,俗稱九龍泉。宋蘇軾作銘曰:“六祖住曹溪,卓賜泉涌,清涼滑甘,贍足大眾,逮今數百年矣?;驎r水竭,則眾汲于山下。今長老辦公住山兩歲,泉日涌溢。聞之,嗟異。為作銘曰:祖師無心,心外無學,有來叩者,云涌泉落。問何從來,初無所從,若有從處來,則有窮……”。寺正南有狀如香爐的香爐山,狀似缽盂的缽盂山,還有諸峰磊落,有如羅漢環拱之狀的羅漢峰。寺前是發源于九耳嶺,西流20里盤達寺門折而北流的曹溪水……。
本文香爐山一日游,香爐山一日游作文600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36883.html發布于 2024-04-17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