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劍濤講愛國主義(任劍濤)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任劍濤講愛國主義,任劍濤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今晚8時兩位法學專家直播對談】今晚20時,大愛清塵公益直播間,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講席教授高全喜、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教授任劍濤對談法治與社會治理,社會生活中的弱者救助、愛心怎么轉化為公益行為、公益眾籌的展望和思考等話題。
【活動現場】5月14日晚,翻譯的反光鏡——第四屆譯想論壇在卓爾書店啟動,首場譯論“思想之鏡:管窺近年來的人文譯著”,邀請“理想國譯叢”主編梅心怡、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任劍濤,以及圖書出版人、專欄作家范庭略暢聊近十年人文社科領域的譯著,談論二戰時期歐洲史、日本史和思想史等高頻出現的譯著主題,并對人文譯著的發展方向發表各自見解。
名學者任劍濤指出:區分文明和野蠻,比區分古代和近代、區分中西方重要得多。
事實上,以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科學等為基本內核的現代文明,并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而是全人類數千年積累、選擇與融合的成果。
《國家的怨恨性崛起與全球失序》,作者任劍濤,清華大學教授。
該文發表在《四川大學學報》2022年第1期。
內容摘要:一個國家實力陡增,并成功突破既定國際秩序且發揮出重大國際影響,是為國家崛起。國家崛起可以區分為順應性崛起與怨恨性崛起兩類。前者依賴于國家緩慢而長久的發展,其間伴有起伏、波折乃至戰爭,但主要是以經年累月的發展積累竟功。后者仰仗國家巨大的雪恥決心、實力的陡然增長、驟然改變國際秩序、訴諸戰爭的決絕和進入理想社會的煽動。英、美兩國是前一類崛起的代表性國家。德、日與蘇聯是后一類崛起的標志性國家。國家的怨恨性崛起一定會導致既定國際秩序的顛覆。但在怨恨中崛起的國家,因其在意的僅僅是國家自身能力的強大,以及在國際社會中的實力提升,因此無力提供新的國際秩序。怨恨性崛起的國家或在戰爭中失敗,喪失忽然獲得的崛起國地位;或在和平的國家間競爭中敗下陣來,無從發揮崛起國所意圖的國際領導權。
10月20日,由潘家園攜手孔夫子舊書網聯合打造的古舊書品牌展會-“萬閱典藏”第三屆古舊書博覽會(以下簡稱“古舊書博覽會”),在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盛大開啟,活動為期五天。以“傳承經典古籍,彰顯文化自信”為主題,匯集胡從經、翁連溪、黃喬生、馬勇、任劍濤、榮宏君等多位知名學者藏家的中國古舊書高峰論壇也于當日同步啟動。
“盛世修典,富貴藏書”, 潘家園作為流動的民間博物館、全國知名的古舊書集散地,始終以傳承、傳播傳統文化為己任,與國內大型古舊書線上品牌孔夫子舊書網深度合作,持續打造古舊書品牌IP,共同致力于古舊書行業長足發展,為全民閱讀和書香社會建設貢獻力量。(北京晚報)
本文任劍濤講愛國主義,任劍濤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38336.html發布于 2024-04-23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