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錢荒事件(銀行錢荒)

摘要: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銀行錢荒事件,銀行錢荒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第1位網友觀點:  【突然,就“錢荒”了】現階段好幾個準備買房的朋友,已經被通知...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銀行錢荒事件,銀行錢荒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1位網友觀點:

  【突然,就“錢荒”了】現階段好幾個準備買房的朋友,已經被通知,如果流水或征信不好,要做好全款準備。

  他們當中,有的原計劃賣舊打新房,結果要一下拿出1000萬現款。因為就算舊房賣掉也可能面臨款下不來的問題,必須要做好借錢或走過橋的打算。

  去年到今年初,央行印鈔全球放水時,大概沒多少人想到如今會鬧“錢荒”。但5月下旬起,錢就逐漸難搞了。

  正常流程,7-10日,審批過戶,再7-10日放款?,F在,#廈門# 這邊要拉長到2~3月,其它主要城市也大差不差,有的業務員還會暗示你,就算銀行審批下來,審批后什么時候放款,也還是不確定。

  而錢的上游,銀行為什么卡脖子。以我身處的廈門來算賬:

  新房住宅:1-5月賣了16829套,去年同期7793套,同比漲115%

  二手住宅:1-5月賣了20562套,去年同期11124套,同比漲84%

  也就是說照今年前5個月的賣房和放貸速度,可能到8、9月房貸份額就完了,然后剩下三四個月一單不干吹空調?不會,于是各家銀行開始自覺降速。

  當然還有更大的不可抗力,是上意?!蛾P于建立銀行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季度的通知》感興趣自己去查原文,大意是給銀行設“紅線”,一手房貸和二手房貸配額要控。而圈里的朋友也告訴局長,他們行,確定要全面貫徹執行通知了。

  金融從來是調控最厲害的手,抓你就像抓小貓一樣。往年,可能有人會覺得6月是銀行年中結算貸款難,等到下半年就好了。但今年,不要天真切忌幻想。

  #今日頭條# #頭條# #漲知識#

第2位網友觀點:

  這兩天,無論股市還是房市,都沒有感受到一絲絲錢荒的氣氛。昨天很多媒體和機構,還在拼命渲染錢荒來臨,多么可怕,多么合理,多么必然,然后就來了深圳六盤千億大搖號,就來了滬深連漲兩天。

  其實,有理性分析的能力,都該明白,房產貸款新政,一定是導致銀行間資金過剩,而不是緊張,銀行對房貸有漲價的理由,對其他貸款是沒有的,只有降息才是合理的。

  中國人愛看戲,也愛自己演戲,就是別演得太過了,把自己的前途給毀了。

  #財經##財經頭條##股市分析##A股##房貸##房地產##銀行#

第3位網友觀點:

  4月22號,板塊連續下跌,毫無抵抗

  很多板塊已經是連續第四天大跌,一路下殺毫無抵抗,跟2013年6月“錢荒”時那輪最后一殺情況非常相似,這種走法下周會構造出5分級別下跌結束點,但這個過程確實太煎熬,熙鳳剛進入市場時經歷了一次,沒想到將近十年過去又被市場“教育”一次。2013年那時也是美元加息市場錢緊,經濟基本面面臨巨大壓力,隨著2014年放水股市走出一波波瀾壯闊的大行情。現在情況類似,為了穩增長、保民生肯定會出臺各項刺激政策,這里實實在在受益板塊就是未來市場的大牛板塊?;氐浇谑袌鲞€是要等待出現明確企穩信號,比如類似316大跌那種K線,下跌過程很難熬但就是幾天,如果賣掉沒有及時回補踏空了就會難熬幾個月,如何選擇看個人心態,反正熙鳳是采取躺平策略。

  銀行板塊今天放量反彈,下跌時間夠了但空間沒有到熙鳳心中的理想位置,由于大盤尚未企穩銀行板塊走勢還存在一些變數,這里熙鳳繼續采取分批加倉方式。

  證券板塊還在構造小級別下跌中樞的過程中,前低能否守住存在不確定性,一旦下跌中樞構造完成主力可能會下殺誘空,今天暫時持有觀察等待情況明朗。

  新能源車、半導體、軍工、風能等板塊完全是被故意打壓,最后一殺過程中存在很多被錯殺的,等開啟反彈時看誰是反彈先鋒誰就大概率是下一波的大牛板塊,這里繼續躺平等待調整完成。

  僅供參考,不做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新能源# #光瓶酒年度數據發布# #醫療#

第4位網友觀點:

  慌個毛啊,錢荒?放開!放開也是有錢人的游戲,誰沒事買房子玩,這次疫情就是例子買飯的都哭了吧,工作沒了、銀行催債,鬧心不!咋還有人說慌,房子沒不了看看上海吧外來人都開始返鄉了,還賣房子賣給誰?本地人?看看本地人有多少失業的,有多少欠兩貸的再說房子好賣的話吧!

第5位網友觀點:

  10月27日收評:等吃肉!

  昨天已提醒短線和穩健者適當減倉,中長線不管!

  牛不牛呢?

  我今天繼續加了點,主方向依然看好食品飲料,科技和軍工。

  銀行,券商可配置些。

  短期看煤炭和鋼鐵應有一個小波段反彈,這個還是有賭的成份。

  這已是相當激進的做法了。

  昨天,我為什么提醒穩健的減倉呢?

  每年11、12月是錢荒,這個你要好好悟一下,有些地方提前扣公辦人員的年稅了,到時多退少補。

  粉絲能賺錢是我的心愿!

第6位網友觀點:

  自本人開始關注和思考分析經濟等方面的問題以來,就一直堅持未來不會嚴重通脹的觀點,假如需要一個時間限定,那么這個未來是5-10年內,并同時認為通脹將逐步向通縮轉變的觀點,主要思考來源是由消費者信貸,主要是房貸導致全社會信貸十分繁榮是通脹發展的最根本因素,也就是前面故事中社會增杠桿的過程會導致社會通脹現象逐步發展的思考一樣,因此,房地產發展的顛峰時期及社會杠桿指數最高峰的時期,就是社會綜合通脹累積水平,物資價格綜合水平的最高點,而只要房地產發展停滯,那么最嚴重的通脹現象,就不會再長時間出現了,地產行業整體發展停滯維持1-2年,就是經濟領域與地產行業密切相關的行業崩潰的開始,通脹也將由此逐步向通縮轉變。

  在地產行業飛速發展的時期,我國的貨幣供應量增速及GDP增速,都超過了兩位數甚至超過20%以上的同比增速在發展,但CPI指數,卻為何沒有同步增長到超過10%的水平,甚至去年全年任何一個月份的CPI在控制指標定在3.5%的前提下,沒有任何一個月份的CPI指標超過2.5%的增長,今年初的CPI甚至降低到了0.8%的低增長水平,刷新了5年以來的新低。

  很多人的分析認為,房地產是貨幣的蓄水池,認為房地產蓄住了大量的貨幣之水,而沒有流向民生領域,因此并沒有導致民生通脹到無法忍受的地步,并且分析認為,地產只要發展停滯,大量的貨幣之水,將涌向民生領域,將導致更為嚴重的通脹。

  我前面分析過,社會上的池子理論幾乎都是錯誤的,因為他們只看到了買方的貨幣支出,卻沒有看到賣方的貨幣收入,缺乏零和思維是所有貨幣池子理論錯誤的關鍵。真正貨幣的水池,除了央行的準備金庫以外,就是大量權貴,熱錢集團和機構的資金帳戶。他們的資金帳戶里,蓄住了大量的貨幣之水,而其社會綜合消費需求能力有限,因此,大規模財富掠奪之下的財富分配不均,貧富分化現象嚴重,導致了有消費能力的部分群體,卻沒有產生足夠多的社會消費需求,而有社會消費需求的大部分普通消費群體,卻沒有相當的消費能力。而具有充足消費能力的權貴利益集團,卻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廣泛的奢侈品消費和不動產投資,這一現象令世界矚目也是有目共睹的。

  通脹和通縮,是矛盾且交替出現的,猶如自然界出現的晝夜交替,寒來暑往現象一樣。

  很多人把這種現象比喻成為硬幣的兩面,但硬幣的兩面是不會同時出現在我們面前的,轉動硬幣,我們會發現陽盛而陰消,陽衰而陰至。

  因此,經濟現象的通脹和通縮現象,也是不會長時間地同時出現在社會中的,因此,我們現在社會上出現的工業品通縮,民生用品通脹的現象,也可以稱之為滯脹現象,可以短時間內同時出現在社會中,但未來不會長期同時出現,因此,我的觀點是,未來即使在民生領域,隨著工業領域的通縮深入,全社會債務危機爆發下的被動去杠桿過程中,隨著資產價格的下跌,資金贏利能力的降低,社會實際利率水平的提高,民生需求領域,也將進入一個全面通縮的經濟環境中。這是本人與大部分的經濟分析所悖的地方,即使在出現俄羅斯盧布匯率崩潰后導致的嚴重通漲現象面前,本人也堅持這個未來經濟將進入全面通縮和蕭條的判斷不更改。這也是本人所堅持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獨立思考的體現。

  當前社會上,我國擁有世界第1的貨幣供應量M2到124萬億人民幣規模,具有流動性的貨幣規模M1也到34萬億人民幣規模,卻為何全社會到處面臨資金緊張的問題呢?甚至銀行系統還出現了錢荒現象和很多企業及機構出現了資金鏈斷裂而瀕臨破產的現象。這是為什么?到底貨幣之水去了何處呢?

第7位網友觀點:

  老美殺招之國際金融。

  釣魚島事件是前戲。

  國際金融才是殺招。

  當時人民幣匯率逐漸升高,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先后八次刷新匯改以來的最高紀錄。到了2013年5月,更是幾乎每天徘徊在漲停附近。并且還出現了“中間價升高,即期成交價下跌”的詭異現象。

  如此的不自然,肯定是有人在炒作了。不用說,也知道是誰在炒了。有暴漲,就會有暴跌。

  老美自然是想用金融手段來瓦解人民幣的穩定性,讓大家拋掉手里的人民幣。同時也是配合釣魚島事件,進一步沖擊中國的經濟。

  人民幣過快升值,中國出口的商品越來越貴,利潤越來越低,很多出口企業亞歷山大,面臨破產。而進出口貿易在中國經濟中的比重還是非常大的,中國經濟會受到很大影響。

  同時,受影響最大的是里面的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又是中國就業的主體。沒工作沒收入的人越來越多的話,社會穩定都是個大問題。

  接著,匯豐放風聲說中國經濟低迷,刺激國際資本謹慎投資中國,甚至撤出中國。

  國內也開始出現“錢荒”的流言,導致同行拆借利率極速飆升,大家都不敢借錢了,人民幣的流動性大打折扣。借不到錢,借不起錢,引發大規模違約現象,老子干脆不還了,不管了。大規模違約會導致整個金融系統的崩潰,這個后果那可是非常嚴重了。

  有中行風波,工行風波。

  但是嘛,謠言就是謠言,一旦被粉碎了,市場恐慌情緒就會被撫平,利率價格就會全線回落。

  央媽面對“錢荒”,一點也不著急。

  孩子不打不成器,那些不重視流動性管理的銀行和違規使用杠桿的行為,必須得打屁股才能長記性。

  老是手里不留錢,缺錢就去拆借,借來借去,推高利率,會搞得市場壓力很大。這種兔崽子多了,還會倒逼央媽放水掏錢給他們,習慣非常不好。

  同時,央媽覺得市場上的錢是非常足夠的,5月份M2增速15.8%,人民幣存款余額逼近百萬億。1-5月,社會融資規模有9萬多億,比上年同期多了3萬多億。6月份,央行就公開市場一項投入就有3000億,是前兩個月之和。截止6月21日,全部金融機構備付金約1.5萬億,一般有個六七千億就差不多了,1萬億就夠夠的了。

  央媽如果放水,加上當時的輸入性通脹,必然在國內引發更惡劣的通脹。

  民生不穩,經濟也就不穩,經濟不穩,民生更加不穩,掉入惡性循環。

  此外,雖然是最小代價來化解老美的招數,代價也是不小。

  當時金融市場因為流動性短缺而大幅震蕩,股市兩天穿底,債市利率產品嚴重拋售,股債雙殺。

  不過呢,老美這么大動干戈,反而是給人民幣做了廣告。

  香港、倫敦、新加坡都爭相想做離岸人民幣中心。

  香港離得近,理解人民幣策略和配合都比較容易,貸款項目最先達成。貸款也是促進人民幣回流的。

  (人民幣需要平衡流動才行,出去了,還能再回來,包括存款、貸款、投資、使用這幾個方面,國際結算是使用,儲蓄是存款,RQFII是投資,還有就是貸款了。)

  人民幣回流通暢,央行就不需要通過外匯占款印發更多的錢。你們不需要美元來了,我還得根據匯率印那么多錢,直接拿人民幣來,你好我也好。

  控制貨幣總量,就是在壓制不良通脹,利國利民啊。

  2013年2月8日,央行授權工行新加坡分行,成為人民幣海外清算行。

  境外清算的好處是什么呢?

  我用工行的卡在商場消費,商場的賬戶是建行的,就需要銀聯系統收到信息算清楚后,發信息給工行,工行從我的賬戶上扣錢和手續費轉給建行,建行扣掉手續費再轉給商戶。

  若是在海外,雖然商戶接受人民幣,但是結算信息跨境就很慢,不方便,而且經過的機構太多,手續費也就太多,劃不來。這就影響海外人民幣的使用競爭力。干脆在海外直接清算得了,這樣更多的商家就愿意做人民幣生意了。

  新加坡早想拿到這個牌照,好發揮自己的地緣優勢,通過跨境貿易積累更多的人民幣存款,繼而推動人民幣資本市場的發展,增強新加坡金融中心的地位。

  2013年6月22日,中英達成雙邊貨幣互換協議,首次覆蓋G7國家,這是一個標桿了。

  本來這個標桿是日本的,不識相啊。

  到10月份,又和歐洲央行簽了互換協議,又是一個標桿。

第8位網友觀點:

  收盤了,滬指跌1.40%,深成指2.20%,創業板指2.53%,一片哀鴻遍野

  主要下跌的角色是新能源汽車、風電、鋰電池、半導體等成長股,前陣的瘋狂反彈今天熄火,昨天聽到某些言論說會出現13—15年的創業板牛市,主要看好成長股的邏輯是因為現在國內經濟的下行壓力比較大,流動性必須要保持寬松,這種寬松的宏觀環境有益于成長股的發展

  本來就不看好前期反彈持續性的我心下一驚,想著難道要錯過牛市了,趕緊回顧了一下13—15年的創業板,放心了不少

  創業板的上漲主要集中在13年和15年,13年那時的流動性可不寬松,銀行間甚至出現少有的錢荒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2013年的6月20日,被稱為“瘋狂的一天”,因為當時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達到了史無前例的30%,7天回購利率最高達到28%。而在那時的很長時間段里,這兩項利率通常還不到3%

  現在還有做銀行間市場交易員的朋友說:“沒有見過隔夜上30%的交易員,人生是不圓滿的”

  到2014年,貨幣政策開啟了寬松周期,但當時上證50的漲幅遠大于創業板。如果真的對照歷史,流動性的寬松程度,其實和A股的風格并不能構成必然的聯系

  那么13—15年間創業板出現牛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一個是當時科技股的盈利周期蒸蒸日上。13—15年是智能手機普及的黃金時期,科技產業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行業發展,現在可以說是處在周期高點了,未來景氣度肯定是沒有行業剛起步時那么好?,F在這些成長股的盈利驅動是沒有辦法達到像13—15年那么大的力度

  另外一個是當時的估值很便宜,2012年創業板大漲之前,市盈率對應的歷史分位數低至10%,即使今年創業板也經歷了大幅的調整,市盈率還是在歷史中位數附近,只能說是又回到了合理的水平,也不具備13—15年牛市的低估基礎

  兩個條件都不具備,我還是默默圍觀吃瓜,今天持有的銀行股倒是很香,萬綠叢中一點紅了屬于是

  #股票#

本文銀行錢荒事件,銀行錢荒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