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飛觀史:重返病房的退休醫生

摘要: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翰飛觀史:重返病房的退休醫生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952年,上甘嶺戰役打響,戰地醫院里來了一位特殊的受傷戰士,他看起像孕婦...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翰飛觀史:重返病房的退休醫生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952年,上甘嶺戰役打響,戰地醫院里來了一位特殊的受傷戰士,他看起像孕婦一樣,16歲的護士王清珍檢查后,發現這位戰士無法自助排尿了,最后她直接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又感動的舉動!

王清珍是中國人民志愿軍15軍45師的一名衛生員,1952年隨著大部隊來到了戰場上,在后方醫院工作了不久后,她主動向上級提交申請去前線戰地醫院工作。

上級很快就批準了請求,讓王清珍隨著醫療物資前往前方戰地醫院。

到達前線后,看著從前線下來的受傷戰士,王清珍很快就加入了工作,每天都有無數新鮮的生命離去,每次看到王清珍就忍不住的落淚。

在戰地醫院,每天王清珍都忙的不可開交,她負責了20多個戰士包扎換藥、喂飯吃藥、清洗繃帶,每天忙的腳都不沾地。

這天戰場上下來了一個病人,渾身是血,王清珍看到立馬就組織送到手術室里,經過醫生的搶救,終于把病人身體里的子彈全部取了出來,但泌尿系統已經受到了重創,只能插上了導尿管。

隨后就送到了簡陋的病房由王清珍照顧,起初這名傷員傷勢太重,進食都成了非常困難的事。

王清珍看著床上的病人,就把醫院送來的粥兌水熬在一會,在喂時候她還把粥現在在自己嘴里咀嚼一遍,把米粒全部弄碎以后,在喂給這個傷員。

在王清珍精心護理3天后,這名戰士終于清醒了,在睜開眼就看到一個小姑娘在一口口的咀嚼完食物后,在送到自己的口中。

這名傷員直接流下了眼淚,王清珍看到后直接說:“別哭了,小心傷口感染了就不好了。”

傷員聽后立馬就止住了眼淚,王清珍從對方清澈的眼睛中看到了感謝。

隨后王清珍就去給別的傷員換藥,喂飯,做完這一切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她直接又拿起傷員換下的繃帶等東西出去了,直到臨近中午才回來。

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每個傷員的身體情況,然后匯報給醫生。

等從醫生那里出來,王清珍又開始給每個傷員喂飯,直到所有傷員吃飯結束王清珍才去吃了今天的第一頓飯。

今天王清珍,向往常一樣巡查病房,突然旁邊的病房里傳出了“哎喲”的痛苦聲,她趕緊提著油燈一路小跑進了病房,只見今天蘇醒的傷員,正捂著肚子慘叫。

她連忙跑到病人跟前焦急的問:“你哪里不舒服,我現在去叫醫生。”

這名戰士直接喊住了準備去叫醫生的王清珍,紅著臉不知道該怎么說。

在王清珍的催促下,他支支吾吾的說道:“我想尿尿,尿不出來,現在憋的難受。”

王清珍趕緊的查看,一看才發現即使有導尿管,這名戰士也沒有排尿。

王清珍直呼自己大意了白天的時候怎么就沒有發現呢,這名戰士從手術室下來到現在應該憋了3天了,中間自己喂的都是清粥,怎么可能不難受嘛

看著導尿管,王清珍直接彎下腰,用嘴巴含住了導尿管,一口一口的吸著,直到這名戰士排出了尿液。

在王清珍的照顧下,這名戰士終于康復了,準備返回戰場,臨行前直接找到王清珍給她叩了一個響頭,飽含深情的對王清珍說了一聲謝謝。

之后師部得知王清珍的事跡后,決定給她二等功一次。

之后在上甘嶺戰役中,王清珍還做出了一件對我黨和人民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搶救黃繼光遺體。

黃繼光犧牲在敵人的碉堡前,戰士們組織了好幾撥人嘗試去救回黃繼光的遺體,但都沒有成功。

在前線救治的傷員王清珍,看見了戰士們不畏艱難也要奪回黃繼光的遺體時,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將黃繼光的遺體奪回來。

王清珍和同組的兩名衛生員就冒著槍林彈雨,踏上了帶回黃繼光的路。

或許是老天的保佑,她們有驚無險的抵達了黃繼光的遺體旁,當看見遺體的時候她們直接驚呆了,黃繼光直到死去都保持著堵槍口的姿勢,身上到處都是傷口,甚至連整個胸膛都被打沒了。

遺體運回到營地,王清珍她們花費了很長的時間,來給黃繼光整理遺容,給他穿上了干凈的軍裝,等待著運回祖國安葬。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結束,王清珍響應國家政策退役回到了北京在一家醫療器械廠工作。

1965年老部隊發出了征召令,29歲的王清珍再次回到了自己曾經戰斗過的崗位。

直到1982年,王清珍才退休。

在戰爭中涌現了無數為國家奉獻自己的英雄他們舍生忘死,頑強拼搏,是我輩的學習楷模。

相信無論何時、何地,中國兒女都不會忘記那些曾記為國家付出的英雄。

本文翰飛觀史:重返病房的退休醫生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