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覺的特性包括哪幾個方面(知覺的特性)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知覺的特性包括哪幾個方面,知覺的特性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知覺的特性人對于客觀事物能夠迅速獲得清晰的感知,這與知覺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開的。
2、知覺具有選擇性、理解性、整體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3、一、知覺的選擇性知覺的選擇性在于把一些對象(或對象的一些特性、標志、性質)優先地區分出來。
4、客觀事物是多種多樣的,人總是有選擇地以少數事物作為知覺的對象,對它們的知覺格外清晰,被知覺的對象好像從其他事物中突出出來,出現在“前面”,而其他的事物就退到后面去了。
5、與此相關的生理基礎是:大腦皮層中一個興奮中心占優勢,同時皮層的其余部分受抑制。
6、知覺的選擇性揭示了人對客觀事物反映的主動性。
7、知覺的選擇性依賴于個人的興趣、態度、需要以及個體的知識經驗和當時的心理狀態;還依賴于刺激物本身的特點(強度、活動性、對比)和被感知對象的外界環境條件的特點(照明度、距離)。
8、二、知覺的理解性知覺的理解性表現為人在感知事物時,總是根據過去的知識經驗來解釋它、判斷它,把它歸入一定的事物系統之中,從而能夠更深刻地感知它。
9、這就是知覺的理解性。
10、從事不同職業和有不同經驗的人,在知覺上是有差異的。
11、如工程師檢查機器時能比一般人看到、聽到更多的細節;成人的圖畫知覺與兒童相比,能更深刻地了解圖畫的內容和意義,知覺到兒童所看不到的細節。
12、影響知覺理解性的條件有三個。
13、1.言語的指導作用言語是語言在交際過程中的應用。
14、人的知覺是在兩種信號系統的協同活動中實現的,詞的作用有助于對知覺對象的理解,使知覺更迅速、更完整。
15、例如,天空中的云彩,自然景色中的巨石形狀,在感知時加以詞和言語的指導,很快就能知覺到。
16、2.實踐活動的任務當有明確的活動任務時,知覺服從于當前的活動任務,所知覺的對象比較清晰、深刻,任務不同對同一對象可以產生不同的知覺效果。
17、比如,對天安門的素描和用文字的描寫,任務不同,感知效果就不同。
18、3.對知覺對象的態度如果對知覺對象抱著消極的態度,就不能深刻地感知客觀事物;只有對知覺對象發生興趣,抱積極的態度才能加深對它的理解。
19、三、知覺的整體性人在知覺客觀對象時,總是把它作為一個整體來反映,這就是知覺的整體性。
20、知覺對象是由許多部分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們并不把對象感知為許多個別的、孤立的部分,而總是把它知覺為一個統一的整體。
21、它是客觀對象的許多部分形成的復合刺激物,大腦皮層對復合刺激物的各個組成部分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綜合,從而反映客觀對象各種屬性的關系,形成關于對象的完整映象。
22、例如,走進教室,人們不是先感知桌椅,后感知黑板、窗戶……而是完整地同時反映它們。
23、知覺的整體性是多種感知器官相互作用的結果。
24、知覺的整體性與感知的快慢,同過去經驗和知識的參與有關,閱讀速度就是隨著人的閱讀經驗的積累及把較小的單元(詞)組成較大的單元(句子)而逐漸加快的。
25、四、知覺的恒常性當知覺的條件在一定范圍內發生改變時,知覺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這就是知覺的恒常性。
26、例如,對過去認識的人,決不會因為他的發型、服裝的改變而變得不認識;一首熟悉的歌曲,不會因它高八度或低八度而感到生疏,或因其中個別曲子走調,就認為是別的歌曲;教師判斷學生的錯別字,如“尖瑞科學”,不會因“端”字寫成了“瑞”字,而不去感知尖端科學。
27、知覺的恒常性對生活有很大的作用,正確地認識物體的性質比單純地感知局部的物理刺激物有較大的實際意義,它可以使人們在不同情況下,按照事物的實際面貌反映事物,從而能夠根據對象的實際意義去適應環境。
28、如果知覺不具有恒常性,那么個體適應環境的活動就會更加復雜,在不同情況下,每一認識活動,每一反應動作,都要來一番新的學習和適應過程,實際上也就是使適應變為不可能的了。
29、《教育心理學》章永生著,河北出版社。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47436.html發布于 2024-05-28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