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門四學士中誰的詩歌與蘇軾并稱(蘇軾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么)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蘇門四學士中誰的詩歌與蘇軾并稱,蘇軾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和張耒的并稱。
2、蘇軾是繼歐陽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在當時的作家中間享有巨大的聲譽,一時與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導者甚多,黃、秦、晁、張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養、獎掖和薦拔。
3、 在蘇軾的眾多門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賞和重視這四個人。
4、最先將他們的名字并提和加以宣傳的就是蘇軾本人。
5、他說:“如黃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耒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
6、”(《答李昭□書》)由于蘇軾的推譽,四人很快名滿天下。
7、 《宋史?文苑(六)黃庭堅傳》記載:“(黃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士。
8、” 不過“蘇門四學士”這一稱號只是表明這四位作家得到過蘇軾的垂青和指導,接受過他的文學影響,而并不意味著他們或他們與蘇軾可以統稱為一個文學流派。
9、實際上四學士造詣各異,受蘇軾影響的程度有差別,文學風格也大不相同。
10、比如黃庭堅的詩自創流派,與蘇軾并稱蘇黃;秦觀的主要成就在詞,但是他的詞卻不走蘇軾的路子,作品內容多寫抒情,亦有感傷身世之作。
11、風調婉約清麗,辭情兼勝。
12、 一 “后四學士”僅見韓《澗泉日記》 韓膞《澗泉日記》卷上云:“廖正一明略、李格非文叔、李禧膺仲、董榮武子,時號后四學士。
13、明略有《竹林集》,文叔有《濟北集》,膺仲、武子文集未之見也。
14、”我對這一記載一向頗為懷疑。
15、宋人有關蘇門四學士或六君子的記載很多,為什么關于蘇門后四學士的記載僅見于此呢?李格非為李清照之父,宋人記載也很多,為什么只有此書說他屬蘇門后四學士呢?李禧,《宋史》無傳,僅存詩一首,見孫紹遠《聲畫集》卷8,這就是《題自畫蘆雁》:“晚來無事理扁舟,喚起騷人漫浪愁。
16、過眼飛鴻三兩字,淡煙寒日獲花秋。
17、”董榮,《宋史》亦無傳,未留下任何作品。
18、晁補之云:“東平董耘武子,年少、以孝聞。
19、”此董耘是否即后四學士之董榮,也很難肯定。
20、至于李禧、董榮(耘)與蘇軾的關系,也沒有什么資料。
21、蘇軾門人除四學士、六君子外還很多,其中不少還有集傳世,謂李格非、廖正一屬蘇門后四學士還可理解,為什么會把李禧、董榮這樣不見諸經傳的人物與李、廖一起列入蘇門后學士呢? 但韓膞為南宋著名文人,所記不可輕易否定。
22、膞(1159--1224)字仲止,號澗泉,元吉子。
23、以父蔭入仕,任主簿,為平江府屬官,又嘗官貴池。
24、慶元6年(1200)藥局官滿,還家。
25、嘉泰元年(1201)秋,入吳。
26、未幾辭官歸隱上饒,家居二十年,嘉定17年(1224)卒。
27、膞幼承家學,清高絕俗,人品學問,皆有根柢,著有《澗泉集》、《澗泉詩馀》、《澗泉日記》。
28、《四庫全書總目》卷121謂其《澗泉日記》,“議論率皆精審”,在宋人說部中堪稱卓杰,所記當可信。
29、故本文仍對蘇門后四學士略作論述,以期引起學界重視,收集更多的相關資料。
30、 二 蘇軾“取密云龍以待正一” 廖正一,《宋史》無傳,但《東都事略》卷116有傳。
31、他字明略,號竹林居士,安州(今湖北安隆)人。
32、元豐二年進士。
33、元皊初,召試館職,蘇軾得其對策,大奇之。
34、為秘書省正字。
35、6年,除館閣校理。
36、在他為杭州通判時,孔武仲曾舉以自代,稱其“志操清潔,文學優深。
37、向者玉堂對策,聳動眾觀。
38、臣在館閣,久與之處,見其所守,始終不移。
39、乞以代臣,以允公議。
40、”。
41、晁補之在《跋廖明略能賦堂記后》中,亦謂“余同年生廖明略,學問博古,志操如雪霜”。
42、紹圣2年,知常州。
43、入元皊黨籍,貶監玉山稅,卒。
44、著有《竹林集》3卷,《宋史》卷208《藝文志》7又稱其集為《廖正一集》8卷。
45、 葉夢得《廖明略竹林集序》云:“明略嘗言:‘吾深服左氏,而樂道范曄之秀正溫繹。
46、曄嘗自敘其書,以為‘但多公家之言,而少事外遠致’,吾所恨亦云。
47、丘明不可及也,異時有蜫吾于曄伯仲之間,吾尚無愧。
48、往有評吾文似尹師魯者,吾雖不學師魯,然意善其言。
49、’是時余見明略文固多,知其所自道不誣也。
50、明略自為舉子時,即不沿襲場屋一語。
51、再舉而取進士,其所試,盓然已若可以名世者,至今為學者推重。
52、蓋其用志深苦,而思致精愨,淵源所從來者遠矣。
53、每一出語,輒有區域町畦,未有卒然而作者。
54、至于出入經傳,驅駕前言,左掐右摘,比次回曲,他人咀嚼?杌終不能安者,明略繩約鉹括,如以利刀摧朽木,尺瞂呵群羊,無不如意。
55、故其曲奧簡潔,音節遒峻,精新煥發,使人讀之,不覺矍然增氣。
56、惜其早困,不得盡用所長。
57、始,元皊初,天下所推文章,黃、張、晁、秦號四學士,明略同直三館,軒輊諸公間,無所貶屈,欲自成一家。
58、然其流落不偶,略相似云。
59、”葉夢得(1077--1148)字少蘊,其家有石林園,故又號石林居士,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60、紹圣四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兼侍讀、戶部尚書、尚書左丞、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
61、他是晁氏外甥,又嘗從晁補之、張耒諸人學,在詩文創作與評論方面均有較大成就。
62、著述甚富,有《石林總集》100卷,今僅存《建康集》8卷、《石林奏議》15卷。
63、此序明確以他廖與黃、張、晁、秦四學士相較,如果當時已流行蘇門后學士的提法,廖正一屬后四學士,這里理應提及,但卻沒有。
64、廖論文特別推崇左丘明與范曄,自認為“丘明不可及”,而可與范曄相伯仲。
65、葉夢得認可其自評(“自道不誣”),稱其文“用志深苦”,“思致精愨”,“出入經傳,驅駕前言”,“無不如意”,“曲奧簡潔,音節遒峻,精新煥發”。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47541.html發布于 2024-05-29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