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白癜風吹空調也要“守規則”白癜風患者的喝湯七不要

摘要:   夏天天氣潮熱,吹空調對于我們來說自然是很正常的事。然而對于很多白癜風患者來說,夏季因為容易出汗、太熱也不原意出去鍛煉身體,所以很多人習慣了一天在房間里面吹空調。可是因為白癜風患...

  夏天天氣潮熱,吹空調對于我們來說自然是很正常的事。然而對于很多白癜風患者來說,夏季因為容易出汗、太熱也不原意出去鍛煉身體,所以很多人習慣了一天在房間里面吹空調。可是因為白癜風患者的皮膚較其它人敏感,很多人吹空調時間一長就出現了發癢的現象,折磨著患者。 對此專家介紹,白癜風患者使用空調要有方法,不能盲目的吹,這主要是因為患有白癜風后過多吹空調容易引起皮膚缺水,干燥甚至是開裂,嚴重的還會導致皮膚有瘙癢感,對白癜風病情發展帶來不利因素。 那么,夏季白癜風吹空調要掌握哪些方法? (1)要多喝水,以及時補充體內缺失的水分,而且可以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排除有害物質。 (2)時間不宜過長,白癜風患者吹空調的時間不要太長,在空調房呆一會后最好到室外呼吸下新鮮空氣,保持頭腦清醒。 (3)注意保暖,由于空調室內和室外溫差大,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謹防感冒。 (4)保證充足的睡眠。夏天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易感疲勞。白癜風患者一定要保證充足睡眠,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空調病和熱傷風。患者還可以通過適當的泡澡等方式消暑。 (5)溫度適中,白癜風患者吹空調時溫度不宜太高或太低,以免致使空氣干燥,使得皮膚水分大量流失,變得干燥,影響皮膚健康。 (6)保持皮膚清潔,長期出入空調房的白癜風患者要及時清洗皮膚,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由于空調房和室外冷熱變化大,皮膚上的細菌很容易皮脂腺和汗腺內堵塞,引起皮膚過敏。 另外,白癜風患者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以外。在日常生活中還需注意: (1)適度的鍛煉。專家建議,白癜風患者要進行適度的運動,有助于增強自身免疫力對抗白癜風。這對于白癜風患者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2)飲食應以清淡質軟、易于消化為主。注意增加富含酪氨酸酶和銅、鋅豐富的食物的攝入,如豬肝、豬瘦肉、豆類等;避免吃谷胱甘肽豐富的食物,如洋蔥、大蒜、西紅柿、魚、蝦、羊肉、辣椒等。尤其不宜喝酒,會使病情加重。不可過多食用冷飲,容易導致患者腸胃冷熱不均,出現痙攣、胃痛的情況。 

  日常生活中我們離不開湯,尤其是白癜風患者在對身體營養補給的時候,湯就成了大家的首選。然而有些人喝湯存在著錯誤的習慣,那就是飯后喝湯,殊不知,錯誤的喝湯習慣,不僅達不到營養的吸收,還會導致身體發胖,所以說大家一定要警惕遠離以下7個喝湯的壞習慣。

  湯的精華在湯,純喝湯就好。

  【營養師解析】一般人認為湯經過燉煮后,營養精華都在湯內,所以喝湯就好!其實,不管是煮雞湯、牛肉湯、魚湯等,就算是熬煮數小時,湯很濃郁,湯的蛋白質也只有約6%~15%,85%以上的蛋白質營養仍是在肉的本身,僅喝湯不吃肉很可惜。

  用餐最后才喝湯。

  【營養師解析】西餐的出菜順序是先喝湯,再用主菜及副餐;中國菜則是把湯放在用餐最后。由于此時多已吃飽了,再喝湯容易導致營養過剩,造成肥胖并且湯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先喝湯比最后喝湯,健康且有減重效果。

  喝湯要喝滾燙的湯。

  【營養師解析】人體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能忍受的溫度,在攝氏60度左右,超過此溫度容易造成黏膜損傷,愛喝熱湯會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建議等湯稍涼再喝湯,較健康。

  喝湯速度快。

  【營養師解析】快速喝湯,等到意識吃飽了,可能已吃過量,容易導致肥胖。應該慢速喝湯,不但可充分享受湯的味道,也給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充裕的時間,并且提前產生飽腹感,不容易發胖。

  愛喝湯,一餐可喝好幾碗。

  【營養師解析】如果湯的種類是高熱量、高鹽份、高普林,則不能多飲,尤其是患有痛風、腎臟病及高血壓的人,應避開喝這些湯。一般人吃飯時可緩慢少量喝湯,以胃部舒適為原則。

  用湯泡飯吃。

  【營養師解析】用湯泡飯,由于米飯泡軟易吞,往往懶得咀嚼就快速吞咽,增加胃的消化負擔,長期下來將引發胃病。所以,吃湯泡飯是不利健康的。

  晚餐時刻用餐最輕松,晚餐喝湯是三餐最佳時刻。

  【營養師解析】湯的營養價值較高,若是晚餐愛喝湯,距離睡覺時間近,非常容易導致發胖。午餐時喝湯,吸收的熱量最少。因此,為了防止發胖,不妨選擇中午喝湯,而晚餐則不宜喝太多的湯。

  煮湯的小技巧:

  挑選新鮮的食材,例如雞肉、牛肉、魚等營養且味道佳的動物性食物,最好選擇低脂肪、少用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做湯料,例如老母雞、肥鴨等,若非用這些做湯料,在燉湯的過程中要將浮在上面的油脂撈出。

  每種食品所含的營養素都是不全面的,因此可混合植物性食物與動物性食物一起煮湯,不僅增添鮮味,還能使營養更加全面。低脂肪湯料推薦:瘦肉、去皮的雞或鴨肉、鮮魚、蝦米、海帶、紫菜、蘿卜、番茄、冬瓜、絲瓜、綠豆芽等。

  水量放多少最適當?一般是熬湯食品重量的3倍。熱湯不宜用熱水,建議將食物與冷水共同受熱。若在湯中加葉菜類則起鍋前才放入,以免破壞維生素C。熬湯時先大火燒沸,再小火慢煨,才能溶出食物中的蛋白質等營養,且熬出來的湯更加鮮醇。

  熬湯的溫度,維持在攝氏85~100度。熬湯時不宜先放鹽,避免鹽的滲透作用,使食物中的水分排出,影響食物的蛋白質成分。可適量放入香油、胡椒、蔥、姜、蒜等調味品,但不宜太多,以免影響湯原本鮮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