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期的并發癥有哪些( 分娩時常見并發癥有四個)

摘要: 分娩期常見并發癥主要有產后出血、羊水栓塞、胎兒窘迫、產褥感染四種。這些并發癥可能由宮縮乏力、胎盤異常、感染因素、母體基礎疾病等原因引起。1、產后出血:產后出血指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

分娩期常見并發癥主要有產后出血、羊水栓塞、胎兒窘迫、產褥感染四種。這些并發癥可能由宮縮乏力、胎盤異常、感染因素、母體基礎疾病等原因引起。


1、產后出血:


產后出血指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失血量超過500毫升,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主要與宮縮乏力、胎盤滯留、軟產道損傷等因素有關。臨床表現為陰道流血量多且持續、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等。處理需立即建立靜脈通道,使用促宮縮藥物,必要時行宮腔填塞或介入栓塞治療。


2、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羊水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的急性過敏反應,發病率為1/8000-1/80000。典型表現為突發呼吸困難、低血壓、凝血功能障礙三聯征。可能與胎膜早破、宮縮過強、子宮血管開放等因素相關。需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抗過敏及糾正凝血功能等搶救措施。


3、胎兒窘迫:

胎兒窘迫指胎兒在宮內有缺氧表現,發生率達2-8%。常見原因包括臍帶受壓、胎盤功能減退、母體低血壓等。胎心監護可見晚期減速或變異減速,需及時改變體位、吸氧,必要時行緊急剖宮產終止妊娠。


4、產褥感染:

產褥感染指分娩后生殖道及周圍組織的感染,發生率約1-8%。常見病原體為鏈球菌、大腸桿菌等。表現為發熱、惡露異常、下腹痛等癥狀。需根據藥敏試驗選用抗生素,嚴重者需手術清除感染灶。


預防分娩并發癥需做好產前檢查,控制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分娩時保持合理體位,避免產程過長;產后注意會陰清潔,及時排空膀胱。建議孕晚期適量補充鐵劑預防貧血,學習拉瑪澤呼吸法緩解分娩疼痛,產后6周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出現異常陰道流血、持續腹痛或發熱等癥狀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