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是怎么產生的 (五個原因導致胃穿孔產生)
胃穿孔可能由胃潰瘍惡化、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部外傷、胃部腫瘤等因素引起。
1、胃潰瘍惡化:
胃潰瘍是胃黏膜深層受損形成的創面,當潰瘍持續加深穿透胃壁全層時會導致穿孔。胃酸和消化液泄漏至腹腔引發急性腹膜炎,表現為突發劇烈腹痛、板狀腹。長期飲食不規律、精神壓力大可能加速潰瘍惡化。
2、非甾體抗炎藥:
長期大劑量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藥物會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黏膜保護屏障。這類藥物可能直接造成胃黏膜缺血壞死,最終導致穿孔,尤其老年人聯用抗凝藥物時風險更高。
3、幽門螺桿菌感染:
該細菌分泌的毒素會破壞胃黏膜防御機制,引起持續性炎癥反應。未經根治的感染可能造成潰瘍反復發作,胃壁組織在反復修復過程中形成瘢痕,降低組織彈性而易于穿孔。
4、胃部外傷:
銳器刺傷、嚴重撞擊等外力作用可能直接造成胃壁破裂。胃鏡檢查操作不當或吞食尖銳異物也可能引發醫源性穿孔,常伴隨嘔血和腹膜刺激征。
5、胃部腫瘤:
進展期胃癌組織可能因缺血壞死自發穿孔,或腫瘤侵蝕血管導致出血性穿孔。這類穿孔常伴有消瘦、貧血等消耗性癥狀,胃鏡下可見邊緣不規則的巨大潰瘍灶。
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61525.html發布于 今天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