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不良性肝硬化的病因是什么(肝硬化的十大病因)
營養不良性肝硬化可能由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維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腸道吸收不良等原因引起。
1、蛋白質不足:
長期低蛋白飲食導致肝臟合成功能受損,血漿白蛋白水平下降引發膠體滲透壓降低,進而出現肝細胞脂肪變性。需通過逐步增加優質蛋白攝入改善,如魚類、豆制品、乳清蛋白等,嚴重者需靜脈補充人血白蛋白。
2、維生素缺乏:
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E缺乏會干擾肝細胞代謝,特別是維生素B1缺乏可導致丙酮酸堆積損傷肝細胞。治療需針對性補充復合維生素,同時改善膳食結構,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等富含維生素食物的攝入。
3、微量元素缺乏:
鋅、硒等微量元素缺乏會影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使肝細胞更易受氧化應激損傷。可通過檢測血清微量元素水平,適當補充含鋅牡蠣、富硒蘑菇等食物,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微量元素制劑。
4、酒精損傷:
慢性酒精中毒會直接毒害肝細胞線粒體,干擾蛋白質合成代謝,同時抑制腸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戒酒是首要治療措施,需配合營養支持治療,補充支鏈氨基酸改善肝性腦病風險。
5、吸收障礙:
慢性胰腺炎、乳糜瀉等疾病導致腸道吸收功能障礙,使脂溶性維生素和蛋白質吸收受阻。需治療原發疾病,采用易吸收的中鏈脂肪酸替代部分長鏈脂肪酸,必要時行腸外營養支持。
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61711.html發布于 今天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