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游玩前如何預防過敏(國際醫學皮膚科醫生為你科普)

摘要: 高考、中考結束后,學生們出游度假的好時節隨之到來,但出門在外,總有一些隱患會發生,在未知的城市里,陌生的花草、樹木、食物甚至是紫外線,都會引起各種過敏性反應。每年暑期,過敏前往醫院...

高考、中考結束后,學生們出游度假的好時節隨之到來,但出門在外,總有一些隱患會發生,在未知的城市里,陌生的花草、樹木、食物甚至是紫外線,都會引起各種過敏性反應。每年暑期,過敏前往醫院就診的患者都會大幅增多,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皮膚科主任高鵬程表示,旅途中常見的過敏性疾病臨床表現多樣,主要有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過敏性腸炎以及支氣管哮喘發作等。

今年7月8日是第19個世界過敏性疾病日,主題為“預防過敏疾病,促進健康生活”。由世界過敏組織(WAO)聯合各國變態反應機構共同發起了對抗過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議,旨在通過增強全民對過敏性疾病的認識,共同來預防過敏反應。高鵬程主任說“想要減少并預防旅途中敏性疾病的發生,首先要認識及找出過敏原并加以避免。”

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在醫學上被稱為過敏源,當人體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過強”時,在過敏源的刺激下,就會發生過敏反應。高主任將常見的過敏原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吸入性過敏原:花粉、柳絮、粉塵、蟲螨、冷空氣、動物毛發、油漆等;

食入性過敏原:牛奶、雞蛋、魚蝦、肉類、蔬菜、藥物、酒精等;

接觸性過敏原:冷熱空氣、紫外線、輻射、化妝品、金屬飾品等;

注射性過敏原:青霉素、異種血清等;

“除了平時生活中注意引起過敏性疾病發作的環境和物質,大家也可以前往醫院皮膚科進行過敏原的檢測。”

旅途中,過敏體質的人要避免人口密集、揚塵多、多花草等過敏原濃度高的場所,“此外,出游時的長時間日曬,對皮膚的傷害較大,容易導致皮膚脫水、干燥,甚至出現曬傷。過度日曬不僅導致皮膚光老化、色斑等,還可能造成光敏性皮炎、日光性角化、脂溢性角化等與日曬相關的疾病,甚至增加腫瘤風險,因此暑期出游與日常出行都需要做好防曬。”

高鵬程主任還特別提醒,已知自己為過敏體質的同學外出旅游時,最好隨身攜帶一些抗過敏藥物,如在出行時發生過敏性皮炎,皮膚出現紅斑,丘疹,伴有瘙癢感,可以使用冰袋冷敷,或者無菌紗布充分浸濕注射用的生理鹽水后,敷在敏感的部位,若皮膚有持續發紅的現象,應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