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體位性低血壓的說法(老人的高端叫法)
老年體位性低血壓是指老年人在體位改變時出現的血壓下降現象,通常表現為從臥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時出現頭暈、眼前發黑甚至暈厥。老年自主神經功能減退、血容量不足、藥物副作用、慢性疾病等因素可能引起該癥狀的主要原因,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
1、自主神經功能減退
老年人自主神經調節功能隨年齡增長逐漸衰退,體位變化時血管收縮反應延遲,導致血液重新分布不及時。典型表現為站立3分鐘內收縮壓下降超過2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下降超過10毫米汞柱,可能伴隨面色蒼白、出汗等癥狀。建議避免快速起身,起床時先坐起30秒再站立,必要時遵醫囑使用鹽酸米多君片等藥物改善血管張力。
2、血容量不足
老年人飲水不足、過度利尿或腹瀉嘔吐可能導致有效循環血量減少。臨床特征包括站立時脈搏增快、皮膚彈性差、口唇干燥等。需每日保證1500-2000毫升水分攝入,適量增加食鹽攝入至5-6克/天,嚴重時可短期使用醋酸氟氫可的松片增加鈉潴留,但需監測電解質平衡。
3、藥物因素
降壓藥如硝苯地平控釋片、利尿劑如呋塞米片以及抗帕金森藥如多巴絲肼片等均可能誘發或加重體位性低血壓。表現為用藥后站立時頭暈加重,臥位與立位血壓差顯著。應避免睡前服用降壓藥,調整利尿劑使用時間至上午,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減少藥物劑量或更換劑型。
4、慢性疾病影響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帕金森病等慢性疾病會損害壓力感受器功能?;颊叱:喜⑺闹槟尽⒄痤澋仍l病癥狀,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顯示晝夜節律異常。需嚴格控制血糖,配合甲鈷胺片營養神經,原發性疾病治療基礎上可聯合屈昔多巴膠囊改善癥狀。
5、心血管系統退化
老年性動脈硬化、心臟舒張功能減退導致心輸出量調節障礙。常見于合并高血壓、冠心病的老年人,可能伴隨活動后胸悶、下肢水腫。建議進行傾斜訓練增強血管適應性,謹慎使用地奧心血康膠囊改善心肌供血,避免長時間站立或高溫環境。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63137.html發布于 今天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