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那亞共和國(意大利四大海上共和國)

摘要: 作為自中世紀末期就成為歐洲大國之一的法國,其千百年來文化底蘊頗深,經濟高度發達,首都巴黎更是被譽為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然而即使是看起來如此美好的法國也有著它說不清道不明的苦惱,比如...

作為自中世紀末期就成為歐洲大國之一的法國,其千百年來文化底蘊頗深,經濟高度發達,首都巴黎更是被譽為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然而即使是看起來如此美好的法國也有著它說不清道不明的苦惱,比如,統治管理了兩百五十多年的領土——科西嘉島,依舊在不斷的鬧獨立。

 


科西嘉島,作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侖的故鄉,位于地中海中,距法國大陸170公里,是法國最大、地中海第四大島嶼,面積約8680平方公里,人口33萬多人,自然風光優美,被稱為“美麗島”。

初次獨立

在科西嘉島上,主要的居民為本土的科西嘉人,由于科西嘉島位置的原因,導致它千百年來一直處在被爭奪中,不斷被外來者占領與統治,雖是如此,但科西嘉人的獨立自主意識卻從未離去,一直不斷地與外來者斗爭。

公元前3世紀初,迦太基人首先占領了科西嘉,三次布匿戰爭后,迦太基敗于羅馬之手慘遭滅亡,而曾屬于迦太基的土地也盡數歸了羅馬,科西嘉島也不例外。但是科西嘉人并沒有那么容易屈服,羅馬人花了近一個世紀的時間,經歷了多場戰役才順利征服整個島嶼。

 


在羅馬的統治期間,科島的迎來了短暫的和平,羅馬人的拉丁語也構成了今日科西嘉語的基礎,科西嘉人也從此信仰基督教。但好景不長,隨著羅馬帝國的逐漸衰亡,該島又開始不斷的遭受多方的侵擾與占領,從汪達爾人到倫巴底人再到阿拉伯人,一遍又一遍的入侵與占領,建立起的城鎮破敗不堪,久居在島的居民慘遭驅逐,沿海農田也逐漸被擱置,在隨后的幾百年時間里,科西嘉島的局勢就像一盤散沙,多方勢力割據,總體可被分為本土科西嘉人反抗勢力與殖民入侵宗主國勢力,你爭我奪,戰火不斷。

經過多年的戰爭與易主過后,科西嘉最終在13世紀晚期落入了意大利的熱那亞共和國手中。

 


熱那亞共和國作為一個強大的商業國家,生意遍布地中海和黑海。科西嘉島對于熱亞那而言,是自己是獲取原料和金錢的殖民地,因此對科西嘉島的管制十分苛刻,不允許科西嘉人參與地方管理,并且賦予了他們極重的稅收負擔。

公元1729年,科西嘉島因農業歉收造成饑荒,但熱那亞人不僅沒有降低稅額,反而變本加厲,這使得長期處在壓迫中的科西嘉人暴走了,在領袖保利的帶領下,科西嘉人開始武裝反對熱那亞人的統治。

在科西嘉人的進攻下,熱那亞人先是撤入沿海的堡壘,然后派出軍隊鎮壓,由于科西嘉人沒有經過專業軍事訓練,難以抵擋熱那亞人的正規軍,不久便敗下陣來。熱那亞人雖然獲得了勝利,但損失很大,無力深入科西嘉島內陸山地清剿,只得憑借沿海要塞與科西嘉人對抗。這樣的反抗活動持續了26年,雙方誰也不能徹底戰勝對方,最后,在公元1755年,科西嘉人的民族英雄保利宣布了這座島的獨立,建立了民主的“科西嘉共和國”。

 

科西嘉沿海,熱那亞人建立的軍事要塞

隨后保利還領導了科西嘉島的建設。他在島上修筑道路,在內陸建立城市,開發礦產,此外,保利還建立了科西嘉島第一所大學-科西嘉大學。可以說,科西嘉島的全部現代化進程是從他開始的。可惜的是科西嘉共和國的成立并沒有得到當時國際的承認,仍屬于熱那亞共和國的領域之內。

歸于

熱那亞很不甘心科西嘉獨立成國,開始尋覓著接盤人,如何將自己利益最大化,最終。熱那亞找到了剛剛經歷了七年戰爭失敗的法國。科西嘉島是地中海西部戰略結點,法國想要在地中海有發言權,科西嘉島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公元1768年,法國和熱那亞共和國秘密簽訂《凡爾賽條約》,科西嘉島被賣給法國,隨后,法國公開宣布科西嘉島與法國合并,并派出軍隊占領。

面對熱那亞與法國間的交易,科西嘉人感到非常憤怒,他們剛剛擁有了自己的獨立國家就這樣隨意地被人買賣占領,一點人權都沒有。于是,在領袖保利的帶領,科西嘉再一次與外來者對抗,但是小小的科西嘉并不是法國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