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尾獼猴(獅尾智能)
這里是由設計互聯、英國V&A博物館與中國絲綢博物館聯合呈現的“源于自然的時尚”。走進展廳,一件“龐大”的歐式宮廷禮服裙孑然佇立在入口最顯眼的位置,散發出華麗的震懾感。說它“龐大”一點不為過:收緊的腰身連接著巨幅裙撐,足以占據五個人并排站立的空間。
禮服裙的官方名稱是曼圖亞(Mantua)——流行于十七八世紀,穿在襯裙和三角胸衣外的敞開式女式長袍??纯此牟馁|吧:絲綢、銀線及鍍金銀線、貂皮,極盡奢華。盡管經歷了250多年的塵封時間,這件質感豐富的曼圖亞仍舊色彩生動,刺繡部分的金銀線閃閃發光,深色的貂尾從略失光澤的蕾絲中探出。
貂皮鑲邊宮廷禮服裙曼圖亞
這件曼圖亞最初很可能是為上流社會女士參加圣詹姆斯宮舞會這樣隆重的社交活動而設計的,絲綢上的花束卷曲圖案流行于18世紀60年代,從混合金銀線的特殊面料(僅適用于制作宮廷禮服和宗教法衣)可以推測禮服上的絲綢產自法國里昂。五人寬的夸張造型很可能是因后來的主人為參加19世紀的化裝舞會而改動過。
有另一幅約創作于同時期的油畫《埃弗拉德夫人》作呼應,可以察覺當時的貂皮鑲邊潮流。肖像畫中的禮服裙把白鼬的黑色尾巴部分嵌入銀色花邊內,從頸部的一側延伸到肩前,這樣便與絲綢緞帶的圖案融合在一起了。
時尚從未停止過向自然表達敬意,越仔細地審視這些來自自然界的材質和主題,越難回避思考時尚對自然的影響。英語“Fashion”一詞,來自拉丁語“fa-cere”(從自然中塑造或制作某物)。在詞源上,自然是塑造時尚的物質基礎;在社會發展的歷程里,萌芽于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近現代時尚,也建立在對自然不斷加深的認知上。
魚皮制造的赫哲族短靴
一件繡有猴子圖案的馬甲和其他絲織品陳列在同一櫥窗內,很容易被忽略。其實,馬甲上的猴子刺繡圖案大有來頭,至今保存在里昂絲織博物館的檔案中。那只給同伴遞水果的猴子是只食蟹獼猴(長尾獼猴),另一只是獅尾獼猴,兩種猴子的形象均來自布封的《自然史》。因為猴子的靈巧度與社交行為與人類相似,經常在寓言與漫畫里充當主角,藝術化地表現較負面的人性。
同時,猴子也是一種時髦的寵物,在布封創辦的巴黎花園(現在名為巴黎植物園)和倫敦塔的動物園中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當布封的著作被翻譯為多種文字時,書中的猴子形象也被制成了馬甲上的刺繡圖案。想來猴子圖案刺繡馬甲的主人試圖向上流社會展示他對自然歷史的深厚學識吧。這種時尚的法國馬甲曾在英國精英階層中廣泛流行,據說由于絲綢征收重稅,如此重工的絲綢服飾當時都是走私到英國的。
對面的櫥窗里,占據頭排位置的皮革真絲手套小巧而精美,它的花紋包括玫瑰、金盞花、麥穗和小鳥,都是17世紀初期的常用圖案。其中,玫瑰花是英國都鐸王朝伊麗莎白女王一世在位期間的時髦花卉。女王還引發了當時英國上流社會“香水手套”的潮流,這只手套很可能就曾散發著玫瑰、茉莉或睡蓮的花香。經典香水品牌嬌蘭如今仍在生產香水手套。
皮革真絲手套
作為個人的貼身物件,手套也常被用于定情信物或護身符。英語用“Fit like a glove”的說法來表達“稱心如意”,以這種說法出現于17世紀中期來推斷,當時的手套工藝已經很成熟了。
宮廷時尚的攀比與環境災難的開始
在歐洲宮廷時尚的啟蒙階段,皇室、貴族和富裕的資產階級精英階層主導著時尚的品位。為了強調身份與炫耀財富,“極繁”風格盛行,服飾往往采用珍貴奢華的材料,并耗費大量人工制作成本。18世紀末,以法國為代表,歐洲達到了奢侈品消費的歷史巔峰。這些現象加劇了時尚取材自然的速度。
《茜茜公主》劇照
法國里昂絲織面料的流行周期規律變化,它在時尚界的領導地位因路易十四得到鞏固。隨著紡織技術進步和輕質面料流行,設計的新穎性更受重視,服飾與面料的翻新率提高了,宮廷開始有計劃地淘汰服飾面料,形成規律的流行周期?;适覍π旅媪系淖放鯙榻z綢生產商提供了穩定而有規律的消費市場。
1767年1月,科克子爵的遺孀瑪麗·科克夫人為了參加夏洛特女王在宮廷舉辦的生日宴會,花費70英鎊購買了一件錦緞曼圖亞以及與之搭配的一套新銀色蕾絲飾品。這套禮服顯然飽受贊譽,同時參加生日慶典的鮑伊思夫人曾記載道:“相形之下,我的禮服簡直就是破衣爛衫?!?/p>
這些關于宮廷服飾的文字,一方面從側面描述著裝者之間的炫耀攀比,另一方面也佐證了絲綢具有財富、品位和身份的象征意義。男人在宮廷宴會和正式社交場合中穿用絲綢制作的禮服、套裝與馬甲,在家穿“banyans”絲質休閑長袍。女人則穿有絲綢裝飾的曼圖亞和禮服裙。從絲帶、手套到錦緞、天鵝絨,無論哪種消費水平都能夠購買到投其所好的絲綢制品。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7128.html發布于 2023-10-12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