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曠問學閱讀理解答案(文言文 師曠問學 翻譯)

摘要: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師曠問學閱讀理解答案,文言文 師曠問學 翻譯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師曠問學 【原文】 晉平公(1)問于...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師曠問學閱讀理解答案,文言文 師曠問學 翻譯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師曠問學 【原文】 晉平公(1)問于(2)師曠(3)曰:“吾年七十,欲學,恐(5)已暮(6)矣。

2、”師曠曰:“何不秉燭(7)乎?” 平公曰:“安(8)有為人臣而戲其(9)君乎?” 師曠曰:“盲臣(10)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11);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孰與(12)昧行(13)乎?” 平公曰:“善哉!” 【典故】 選自《史記》,《史記》是我國古代著名史學家和文學家司馬遷用畢生精力寫成的我國第一部記傳體通史,它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3、 【譯文】 晉平公問師曠,說:“我已經七十歲了,想要學習主,但是恐怕已經晚了。

4、” 師曠回答說:“為什么不點上蠟燭呢?” 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開玩笑的呢?” 師曠說:“我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怎敢戲弄君主。

5、我曾聽說:少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初升的太陽一樣;中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正午的太陽一樣;晚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點蠟燭一樣明亮,點上蠟燭和暗中走路哪個好呢?” 平公說:“講得好啊!” 【注釋】 (1)晉平公:春秋時期晉國君主。

6、 (2)師曠:晉國樂師,字子野。

7、 (3)于:對,向。

8、 (4)恐:害怕。

9、 (5)暮:晚了。

10、 (6)秉燭:點燭。

11、當時的燭只是火把,還不是后來的蠟燭。

12、 (7)安:疑問代詞,怎么,哪里。

13、 (8)戲:戲弄。

14、 (9)其:自己的。

15、 (10)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

16、意為瞎眼的臣子。

17、 (11)聞:聽說。

18、 (12)陽:太陽的光亮。

19、 (13)孰與:固定格式,常用作比較選擇,譯作“......與......相比,哪一個”。

20、 (14)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