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百萬證券決策系統 楊百萬分析師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楊百萬證券決策系統,楊百萬分析師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股市的標志性人物資深股民“楊百萬”楊懷定6月13日凌晨去世,享年71歲。
?
之所以楊百萬是中國股市標志性人物,是由于他是上海灘第一批證券投資大戶,并且因為炒股盈利超過一百萬,被贈以“楊百萬”之稱。其后幾十年的股市沉浮,楊百萬都有發表自己的觀點,一度還成為普通股民的代言人。他的事跡曾被眾多中外媒體報道。#中國第一股民楊百萬去世#
想起柜子里的滬深股市開戶許可證,塑封的一個紙片片。有了它,就可以在當地股票營業廳開資金卡,綁定銀行卡,充錢,然后就可以操作股票了。后來有了電腦,開通網上操作權限,就再也沒去過營業廳了。不過,當韭菜還是這么執著,從沒有楊百萬那種縱橫股市的豪邁之舉,有的只是炒股炒成股東的常態。[狗頭]
當楊百萬去世的消息付出后,無論是證券市場還是網絡,都很快成為關注的焦點,成為熱搜話題,也帶來許多的惋惜和嘆息。很多人甚至不信,證券市場的一代風云人物,會這樣默默離去。因為,他的去世與他淡出人們視野一樣,都顯得有點突然。只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聰明的人,也是一個十分低調的人。一如他當初低調地賺錢、低調地進入資本市場、低調地創造多個“第一”一樣,淡出人們視線與去世一樣,都很低調。
只是,低調不代表遺忘,楊懷定,不,楊百萬再低調,廣大投資者和股民還是會想起他、記住他,會對他的去世深表惋惜和痛心。
股市里一直流傳著一個“楊百萬”的傳說。楊百萬,原名楊懷定。1988年,上海鐵合金廠庫管員楊懷定,一怒之下辭職了。因為,廠子丟了一噸銅,大家懷疑是他偷的。不過后來,雖證明他是清白的,但他依然選擇辭職。
辭職后的他,在合肥銀行門口,收了10萬國庫券,然后倒賣給上海的銀行,差價賺了2000。
按照此法,他在隨后一個月里,跑遍多個城市,收購國庫券。據說有一天,上海全天國庫券成交額70萬,楊一人就貢獻了10萬。這,只是一天的量。
1989年,楊懷定從小道消息得知,國庫券不久要上市,于是楊百萬成了萬國證券授權代表,他拿著點鈔機,趕在上市前,買走了上海一半的國庫券。
為了躲避有關部門的檢查,他們把國庫券貼在天花板上,這才躲過一劫。
很快,資本市場上就有了關于“楊百萬”的傳說。#歷史的細節#
楊百萬,這個號稱“中國第一股民”的人去世了,享年71歲,也許很多年輕人沒有聽過“楊百萬”的名字,但是他曾是中國多個第一,比如他是第一個從保安公司聘請保鏢的個人,第一個聘請私人律師,也是第一個作為個人投資者被聘為大學教授的人等。
說起楊百萬,從一名職工到股神,始終離不開他對證券行業的熱愛。
上世紀80年代時,國家允許實行國庫券交易。平時的楊百萬就對證券有所了解,每年都要訂閱100多種報紙,這下加上政策扶持,這下這是一個絕佳的投資機會。于是他沒日沒夜的來回往返合肥,河南等地,光是合肥,他就跑了80多次,每次都做13個小時的火車硬座。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年時間內,通過倒賣過證券,他就成為了百萬大戶,賺了人生第一桶金。
可是楊百萬的野心不止于此,他開始轉戰了股票市場。當時股票市場低迷,沒人看好股票這個新興概念,但是他卻堅信自己的投資眼光,以90元的價格買進了面值100元的電真空,轉手就賺了十倍,凈賺100萬。
可是真正令楊懷定一炮而紅的則是1993年的上證市場,當時的整個市場氣氛非常激烈,滬指股票更是從400點一路上漲至1500點,很多人都說這些大盤畢竟會漲到1800點,但是楊百萬不這么認為,同時還勸告各大散戶不要沖動,但是沒有人聽見他的話,紛紛聽從那些股評家的大漲預言,最終大盤暴跌至1000點一下,而楊懷定早在1500點的時候就已經拋售完畢。這一次“股神”的名號響徹全國。
雖然退休后的楊百萬漸漸的淡出公眾視線,但是絲毫沒有按捺他對股市熱愛。
在他的辦公桌上,同時擺放著三臺筆記本電腦,一臺記錄著股市大盤的走勢,兩臺監控著他所關注的股票行情,而到雙休日的時候,老楊又會飛到各地去做講座,
學歷不高的他還先后出版了《要做股市贏家》等5本專著,并和兒子一起開發出了“楊百萬決策操作系統”軟件。
甚至將自己孫子的小名命名為“漲停板”,還要求把自己的骨灰灑在各個證券交易所門口。
也許如今身家早就上億的楊百萬,早就不用靠炒股生活了,但是他從來沒有過退休的打算,只不過他將股市投資作為“一生事業”罷了。
#“中國第一股民”楊百萬去世#很多人不知道楊懷定,也沒見過他,但一定聽說過“楊百萬”,中國第一股民。
為什么是第一呢?我們來看看楊百萬的許多個第一:
第一個從事大宗國庫券異地交易的個人,
第一個到中國人民銀行咨詢證券的個人,
第一個個人從保安公司聘請保鏢,
第一個主動到稅務部門咨詢交稅政策,
第一個聘請私人律師,
第一個與證券公司對簿公堂,
第一個作為個人投資者被大學聘為教授
……
作為中國證券市場的最早參與者,實踐者和見證者,他也是很多人踏入股市的“引領者”。進入股市里的人,也是因為楊百萬而慕名而來的,都希望自己能成為下一個張百萬、王百萬、李百萬……
資本市場30年,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如果說楊百萬等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吃了改革開放的紅利,那么如今的資本市場,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沒有更多的紅利,只有踏實的投資!頭條熱榜
傳奇人生落幕,“中國第一股民”楊百萬去逝。
“中國第一股民”之稱的資深股民楊懷定在6月13日凌晨去世,享年71歲。
相比真名楊懷定,“楊百萬”這個名字更為人熟知。作為中國第一個靠資本市場發財的普通人,他的故事不僅在市井里為人津津樂道,還曾登上《時代》、《新聞周刊》等世界媒體,堪稱一代上海灘傳說。
從“倒爺”到“第一股民”,楊百萬堪稱股市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國庫券發家
關于楊百萬“致富”流傳最廣的版本是,他在26份報紙找到致富線索。
不過,楊懷定當年在上海鐵合金廠的一位同事曾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細節或許有些出入。他透露,1988年4月,在上海鐵合金廠擔任倉庫管理員的楊懷定一氣之下辭職。此事緣起當年春節前后,工廠倉庫丟失了一噸多銅材。因妻子承包的電線廠所用原料正是銅材,于是楊懷定成了重點懷疑對象。
無故蒙冤,心有不甘,楊懷定在倉庫倉庫蹲守了一個月,終于抓到嫌疑人。自證清白之后,楊懷定負氣辭職。至于辭職的“底氣”,該人士稱,這主要來自于一筆親戚的金錢饋贈。按當時的銀行利息,這筆資金每月產生的收益已超過了當時楊懷定36元的月工資。
楊懷定選擇倒賣國庫券,也有些傳奇。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這源于一次去杭州存錢,在火車上與幾位陌生人的一番攀談。但無論哪個版本,在倒賣國庫券作為“第一桶金”這點上,坊間沒有任何爭議。1988年春,國庫券轉讓從我國7座城市開始試點,逐步增加到在61座城市放開,并出現異地差價。
那時國務院有文件,規定國庫券不得低于面值買賣,但各地執行情況不一。上海執行得最好,交易從沒有低過面值。也正是這一點保證了楊百萬國庫券異地買賣的價差。當時,有些地區的國庫券交易價格與上海相比差價最多超過10元,利潤極其豐厚。楊懷定不分晝夜地乘火車在全國跑,他總結出經驗,越是經濟落后的地方,國庫券越便宜。
在復利效應下,短短幾個月,楊懷定就擁有了百萬家產。這在當時是個非常驚人的數字,那時上海銀行國庫券日成交額約70萬元,而楊懷定一人就占去了1/7。
楊懷定曾在一次采訪中回憶帶著百萬元現金乘火車到處跑的場景。“我帶著100萬麻煩特多,因為當時進出火車站要檢查危險品,一打開包,X光一照,哇!都是人民幣!所以那時我老在火車站被扣留下來。別人想這個人一定非偷即搶。”楊懷定說。
后來,為了安全起見,楊懷定提出請求,并經公安部門允許,他配了兩個保鏢,兩個人月工資1200元。第二天上海的《解放日報》就刊發了一條新聞,稱上海出現了第一個請公安人員當私人保鏢的先富起來的人。
“我實際上賺的就是這個政策的錢。”一直以來,楊懷定從不否認發家致富沾了政策的光。因擔心背上“投機倒把”的帽子,楊懷定主動要求到稅務局納稅。后來報紙也報道了,并說公民的納稅意識在提高。
股市“楊百萬”
在國庫券撈到“第一桶金”的楊懷定在股市上亦有傳奇。
“1990年底,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的第一天,我一個人獨攬了交易量的一半,這在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當時,楊懷定堅定地認為,國家設立證券交易所,一定會有大發展,他沒有理由不積極參與。楊懷定入手的第一只股票是“老八股”之一的“真空電子”。那時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只有8只,所以稱為“老八股”。
從炒國庫券到炒股票,每次進出市場的資金均達上百萬元,故“楊百萬”這個形象稱號也在市場中傳播開來。在那個萬元戶還很稀缺的年代,楊百萬算得上是真正的“牛散”。
楊懷定的投資之旅并非一帆風順。1993年,他也曾有一天虧8萬元的經歷。然而,他的“股神”大名也是在此時擴大起來的。當時,整個A股市場氣氛非常熱烈,滬指從400點一路上漲至1500點。而在這種氣氛中,很多人看多認為滬指會漲到1800點,但楊百萬選擇在1500點拋售,從而一戰“封神”。
在早期炒股大戶中,楊懷定也是“常青樹”般的人物。上海的第一代股民中,曾經有8位“大哥級”人物受到股民追捧,被稱為“八大金剛”。然而,經過幾輪牛熊洗禮,就僅有楊懷定仍活躍在一線。
值得一提的是,與其他早期大戶很多敗于股災不同。楊懷定變成楊百萬后,他買了5套房子。此外,學歷不高的他還先后出版了《要做股市贏家》等5本專著,并和兒子一起開發出了“楊百萬決策操作系統”軟件。
搜索
71歲的“中國第一股民”楊懷定走了,他在證券市場中的發跡,讓他贏得了“楊百萬”的外號。記得上大學的時候,還在課堂上看過陳魯豫采訪他的視頻。想不到多年過去,終于還是塵歸塵土歸土了。
我把錢給你,你幫我炒唄?
2007年的《魯豫有約》節目上,陳魯豫直接這樣問被封為股神的楊百萬。
楊百萬當機立斷地說:不能,因為你已經是個富婆了。
1993年開始,成名后的楊百萬經常受邀到全國各地講課作報告。他注重講授證券投資的基本知識和原則,也在大勢的關鍵時刻提示散戶,還成為了各大證券報的寵兒。
中國證券報記載,1993年,楊百萬在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專題節目中暢談股份制問題,引起學術界的關注。隨后他應邀在沈陽財經學院擔任了十年的專職教授,期間還應邀在上海財經大學、復旦大學等高等學府演講。
2000年10月,一介平民的初中畢業生楊百萬,就在北京大學,為研究生和MBA講授證券市場的理念和實務。
楊百萬也在成名后開始總結自己的操作經驗和對大盤、個股走勢的一些規律性的認識,最后還讓兒子成立軟件公司,開發了一套技術分析軟件,并且出版了五六本書投資書籍。
當然靠不靠譜咱就不評論了。
回顧起三十年的炒股經歷,老楊總結了一句話:“從一個投機者轉變為理性的投資者。”
最近幾年,賺夠了錢的楊百萬漸漸淡出了互聯網加持的股票時代,開始享受晚年生活,他給孫子起了個楊線的名字,小名叫漲停板,顯然炒股這事,已經融入了楊家的血脈和基因。
當然老楊也有失敗的時候,07年中石油上市,老楊就沖進去在高位買入,結果中石油一路狂跌,到今天還沒漲回上市當天的價格,老楊只能當遺產留給孫子了。
60多歲時,楊百萬說,下半生的錢已經賺夠了,炒股不再是為了賺錢,只是興趣,就像別人養寵物一樣,而繼續炒股也只是因為可以防治老年癡呆癥。
2021年6月,71歲的楊百萬因長期患有糖尿病,最終醫治無效,永遠離開了他最熱愛的股市。
面對最近股市暴跌,不眠君想起老楊的一句話:“股市是沒有圍墻的社會財經大學,只有留級和重讀,永遠沒有畢業生。”#名人# #楊百萬# #股票# #投資# #股市分析#
#中國第一股民楊百萬去世#從股市“傳奇人物”,到夢斷中石油,楊百萬自從炒中石油受傷之后,江湖上再沒有消息了。
6月13日,上海,中國證券發展史上一個標志性的個體股民楊懷定于凌晨去世,享年71歲。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倉庫保管員,變成A股市場的超級大戶,他憑借買賣國庫券贏得了人生“第一桶金”,此后成為上海灘第一批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市場上熾手可熱的風云人物,因為當時炒股盈利超過一百萬,人稱“楊百萬”,被一些媒體稱作“中國第一股民”。他曾是中國股市最醒目的“傳奇”之一。1998年,楊懷定被中央電視臺評為“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風云人物”。
而實際上,楊百萬在2007年中石油高點幾乎滿倉中石油,不知道什么時間撤出來的。
總之,錢,從哪里來,還會回到哪里去,就和人生一樣……頭條熱榜
#“中國第一股民”楊百萬去世#股市最大的魅力和公平在于每個人都能靠炒股改變命運,必經5大階段:首先表示哀悼!
其實,股市最大的魅力不在于一夜暴富,而在于交易規則是公開、公平的,雖然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不算公正,但股市不存在內卷,不存在躺平,只要你肯專研,小學畢業和博士畢業沒有什么區別;我的鐵粉里就有不少博士,但是于股市也就是小白。
公平、公平、還是公平!從楊的經歷看出,股市確實可以改變個人命運,這一點跟高考一樣,但你能考多少分,完全取決于你的認知能力,下一個10年中國賺錢的機會肯定在于股市,買股票也好,買基金也好,要先賺錢先搞懂股市。
當然,楊百萬作為上海灘第一批證券投資大戶,確實不是一窮二白的草根,畢竟1988年春天就能湊到2萬元,那時候萬元戶都是鳳毛麟角,加上他在上海,懂得國庫券,所以能挖到第一桶金。股民要學習他的“敢為人先”,不管是股票還是比特幣,任何金融投資,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吃肉,后來的買單,最后的人接盤。
2021年6月14日,楊懷定病逝,享年72歲。這也意味著個人炒股發財的時代快結束了,更多的股民把股市當理財就可以了,賺一點比銀行高的利率,不讓錢發毛和躺著貶值,如此就會有好的心態。
有眼光的人關注我:在股市永遠保持開放學習的心態,先搞懂波段技術理論和趨勢交易,這樣必然經過五個波浪階段的修行:賺錢,賠錢調整,繼續賺錢,再調整,最終賺到大錢。
股市的門檻很低,每個人都可以參與,但是賺錢的門檻高,一贏二平七虧根據我的經驗,至少要讀懂三本書:《波浪理論》和《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外加《價值》。
點個關注,今日端午,祝21萬有眼光的鐵粉闔家安康,6月開始發財!#微頭條日簽# #股票#
作為中國證券市場的早期參與者,實踐者和見證者,楊百萬在證券市場擁有許多“第一”:
第一個從事大宗國庫券異地交易的個人;
第一個到中國人民銀行咨詢證券的個人;
第一個個人從保安公司聘請保鏢;
第一個主動到稅務部門咨詢交稅政策;
第一個聘請私人律師;
第一個與證券公司對簿公堂;
也是第一個作為個人投資者被大學聘為教授。
1998年,他還被中央電視臺評為“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風云人物”。
楊百萬的故事(一)
楊百萬,真名楊懷定,人稱“楊百萬”,自稱“散戶工會小組長”,中國第一股民。原上海鐵合金廠職工,在1988年從事被市場忽略的國庫券買賣賺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隨后成為上海灘第一批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市場上炙手可熱的風云人物,當時與其同時代的那批大戶們現在只剩下楊懷定一人還活躍于證券市場。
楊懷定具有上海人特有的精明與金融意識,從而成為中國證券歷史上不可不提的一個人物,后來其故事被包括美國《時代周刊》、《新聞周刊》在內的世界各地媒體廣為報道,并在1998年被中央電視臺評為“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風云人物”。
魯豫:聽說你每天早上8點鐘起床,然后聽電臺的財經新聞,9點15分打開電腦看看行情,11點半到1點鐘午飯休息,那個時候股市也休息,1點到3點鐘看行情,3點以后看電腦咨詢,晚上5點鐘看報,5點50看中央臺財經報道、吃晚飯,8點鐘看書,10點鐘盤面復查。每天花在股市的時間不少于8小時。這樣有意思嗎?
楊懷定:挺有意思的,這8小時看上去看的是股票、財經新聞,背后卻都是花花綠綠的人民幣呀。
從1988年參與國庫券買賣算起,經過柜臺交易階段,再到滬深交易所正規的競價交易市場,楊懷定參與了至今為止中國證券市場的全部歷史,也是其中的幸存者和成功者。楊懷定在證券市場走過的心路歷程,堪稱中國證券市場歷史的一個縮影。1998年,新華社、中央電視臺評選“改革開放20年20人”,楊懷定入選。如今,當年的20人中不少人已經因各種各樣的原因翻船落馬,楊懷定卻活得挺好,并不斷有新的收獲,這不能不說與他成熟理性的心態和穩健的生存方式密切相關。
魯豫:炒股多厲害呀!18年前你就是楊懷定了。
楊懷定:后來也經歷了幾次熊市啊。在飛機上坐在我旁邊的人,一開始沒認出我。我說你這個手機蠻好的嘛,他愛理不理的。結果到下飛機了,他說你是不是姓楊?我說是啊,楊懷定。他眼睛馬上發亮了。
魯豫:哎,別人不說楊懷定,你自己說自己是楊懷定的?
楊懷定:我說我是楊懷定沒人知道,無名鼠輩,但我一說“楊百萬”,是股民的都知道。我太喜愛股市了,所以我孫子出生之后我給他起了個名字。股民最喜歡的是陽線,所以我孫子叫“楊熙”,用上海話來念,就是“陽線”。
魯豫:你孫子小名最逗了,叫漲停板,股市里邊漲得不能再漲了,就叫漲停板吧?這名兒不好聽啊。
楊懷定:不好聽,實在就行了,要好聽干啥?就像你魯豫,也不好聽啊,我以為老游擊隊員呢,你叫陳曼莉多好聽啊,對吧?我現在帶我孫子出去玩,上海好多股民認出我來了,不好意思直接跟我說話,就指著我孫子說,哎呀,楊熙,你是知名人士啊,我們都認識你。而且股民挺喜歡陽線,人民幣啊,所以也喜歡叫我孫子。我孫子不懂啊,“啊,你們都認識我啊?”他說他也蠻出名的,他是4歲的小孩當中出鏡率最高的了。
魯豫:我覺得你現在的狀態比以前還要顯得年輕。
楊懷定:牛市嘛,到熊市我也這樣。
魯豫:真的假的?
楊懷定:馬上蒼老10歲。
1990年12月19日,對于一般的上海人來說,這是一個極其普通的日子,然而對于上海的金融業發展而言,卻是值得紀念的一天。
國債交易開市的第一天,一大早楊懷定就去了。買進后,看看旁邊的人,看的多買的少。到當天下午,有人想明白了,開始買進,結果價格立刻上沖。沖到一百一十元以上,楊懷定就拋掉了。轉手之間,利潤超過10%。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之后,楊懷定開始研究國庫券。很快,他發現全國8個試點國債交易城市的國庫券差價很大,而人民銀行卻禁止金融機構之間流通國庫券。于是他想到了個妙招:做國庫券的異地買賣。這個念頭一轉,他在不知不覺中開創了我國國庫券異地交易的先河。
楊懷定的交易金額越做越大,很快達到上百萬,人民銀行和有關部門都開始注意他。
當時對他的行為有很多爭論:一、這種行為是否屬于經營金融?按國家規定,個人不得經營金融。二、算不算投機倒把?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這種看法無疑使他承擔了一定的政治風險。這時楊懷定實施了一個聰明的舉動,他主動到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去人民來訪。他對接待人員說:我有些金融法規搞不清,想主動接受黨和政府的教育。我可以買賣國庫券嗎?接待人員反問他:你看呢?他說:可以。接待人員問他有什么依據,他拿出一份《金融時報》,當時的上海分行行長在報紙上接受采訪時表示:歡迎公民隨時隨地買進國庫券,隨時隨地賣出。
“楊百萬”去世,享年71歲,曾是中國股市標志性人物,楊老師這幾句話是肺腑之言,股市畢生之精華,很真金白銀交易出來的感悟,也是第一代股民對于股市的吶喊。
標志性的第一代股民乘鶴仙去,大盤會不會同悲呼,指數綠盤祭天呼!
中國第一代標志性散戶,原名“楊懷定”,憑借買賣國庫券贏得了人生“第一桶金”。楊懷定此后成為上海灘第一批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市場上熾手可熱的風云人物,因炒股盈利超過一百萬元,人稱“楊百萬”,更被一些媒體稱作“中國第一股民”。
中國股民中他吃了很多第一的螃蟹!
第一個從事大宗國庫券異地交易的個人。
第一個到中國人民銀行咨詢證券的人。
第一個從保安公司聘請保鏢的個人。
第一個主動到稅務部門咨詢交稅政策。
第一個聘請私人律師。
第一個與證券公司對簿公堂。
第一個作為個人投資者被聘為大學教授的人。
楊老師這幾句話是肺腑之言,股市畢生之精華,朋友們看看!.
1、先求保本,后求盈利是目前投資精神、投資理念健康的一個標準和象征。
2、忍耐是一種等待,忍耐是醞釀盈利的一種高超手段。
3、股市是沒有圍墻的社會財經大學,只有留級和重讀,但永遠沒有畢業生。
4、股市門檻很低,但是,股市又是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很多人不做功課,只想走捷徑。還有人像買蘿卜、白菜一樣買股票,盲目跟風,一哄而上,擊鼓傳花,鼓點一停,不砸你手里才怪?
5、股票不是炒的,是用來捂的。炒家不如藏家,藏家不如捂家。
6、股市里不是看誰笑得最好,而是看誰笑到最后。
7、看大勢賺大錢,看小勢賺小錢,看錯勢要賠錢。
8、炒股要有平常心,知足方能常樂,不能太貪。
9、不做“死多頭”,不做“死空頭”,要做堅定地“滑頭”;低吸高拋、抄底逃頂,見好就收,落袋為安乃真英雄。
10、忍耐是一種等待,忍耐是醞釀盈利的高超手段。
11、股市訣竅就四個字:“抄底逃頂”;股市就兩個字:贏、輸。
12、散戶就像韭菜,今天割了明天還長,所以主力才賺錢。
13、逃頂晚一步不如早一步;抄底早一步不如晚一步。
14、以投資的'眼光買,以投機的觀念賣。
15、我不是股神,我不是股評家,我是標標準準的“散戶”。做散戶不可悲,但千萬不要做散戶中的傻戶。
16、股市風險,又到克服貪婪時。
17、作為一個現代人,每個人都要學會理財。可以跑不過劉翔,但不能跑不過CPI。其實,不管買什么,一定要懂行才行,如果根本不懂,勸你不要買。
18、稀里糊涂賺錢的人,一定會稀里糊涂地賠錢。
19、不經過熊市的股民,不是一個成熟的股民。
20、股市是沒有圍墻的社會財經大學,只有留級和重讀,永遠沒有畢業生。
很多年前,看過楊老師的《一年一個億》這本書,還是有許多感悟的,市場刀光劍影,跌宕起伏,起起落落
標志性的第一代股民乘鶴仙去,大盤會不會同悲呼,指數綠盤祭天呼!
技術上明天我是看空的,視頻里面都講過了, 所以明天還是要注意一下風險!
喜歡的朋友,點贊+關注,只做精品,只講干貨!------騎牛
A股第一股民“楊百萬”去世,作為A股曾經的標志性人物、中國證券市場"覺醒時代"的見證者之一,他的離世令人遺憾。他曾經用2萬炒到2000萬!
楊百萬從89年進入股市本金是一百萬(2萬賺到100萬是靠當國庫券販子),資產最高峰時二千萬,32年20倍,復合年收益率是9.9%。上證指數32年36倍,復合年收益率11.9%。
只能說中國股市賺錢太難了,第一股民都跑輸大盤!
本文楊百萬證券決策系統,楊百萬分析師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8968.html發布于 2023-10-22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