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歷史背景資料(將相和的背景資料)

摘要: 1、廉頗廉頗,生于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死時已是84歲高齡.戰國時期趙國杰出的軍事將領。2、主要活動在趙惠文王(前298-前266)、趙孝成王(前266-前245)、趙...

1、廉頗廉頗,生于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死時已是84歲高齡.戰國時期趙國杰出的軍事將領。

2、主要活動在趙惠文王(前298-前266)、趙孝成王(前266-前245)、趙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時期。

3、趙惠文王初,東方六國以齊最為強盛,齊與秦各為東西方強國。

4、秦圍欲東出擴大勢力,趙國當其沖要。

5、為掃除障礙,秦王曾多次派兵進攻趙國。

6、廉頗統領趙軍屢敗秦軍,迫使秦改變策略,實行合縱,于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58年)在中陽(今山西中陽縣西)與趙相會講和。

7、以聯合韓、燕、魏、趙五國之師共同討伐齊國,大敗齊軍。

8、其中,廉頗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帶趙軍伐齊,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今山東鄲城縣西,本為衛國領地,后屬齊),威旗諸侯,而趙國也隨之越居六國之首。

9、廉頗班師回朝,拜為上卿(上卿為當時最高級的文官,相當于后來的宰相),秦國虎視趙國而不放貿然進攻,正是懾于廉頗的威力。

10、此后,廉頗率軍征戰,守必固,攻必取,幾乎百戰百勝,威震列國。

11、周赧王三十二年(趙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曾得和氏壁,強秦愿以十五城換之,趙派藺相如出使秦國,藺相如僅僅是宦官繆賢門下的“舍人”。

12、經繆賢向惠文王薦舉,身攜“和氏璧”,充當趙使入秦。

13、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壁歸趙,取得了對秦外交的勝利。

14、其后秦伐趙,占領了石城。

15、趙惠文王十九年復攻趙,殺了二萬趙軍。

16、這時秦王欲與趙王在澠池會盟言和(今河南澠池縣西),趙王非常害怕,不愿前往。

17、廉頗和藺相如磋商認為趙王應該前往,以顯示趙國的堅強和趙王的果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