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紹圣(鄧紹圣是誰

摘要: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鄧紹圣(鄧紹圣是誰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中華名字畫# 宋·趙佶《池塘秋晚圖》《池塘秋晚圖》是宋徽宗拙樸簡率風貌的代表作品,...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鄧紹圣(鄧紹圣是誰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華名字畫# 宋·趙佶《池塘秋晚圖》

《池塘秋晚圖》是宋徽宗拙樸簡率風貌的代表作品,被專家定為“國寶”級畫作。此畫縱33.0厘米,橫237.8厘米,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入編《宋畫全集》第四卷。畫卷純以墨色繪就,沒骨、勾勒、點染運用自如,氣息清幽疏雅。乾隆在此圖中留有似褒實貶的詩跋:起首兩句詩似贊揚徽宗畫藝高超,構圖布局“位置雅相宜”;后兩句詩則對徽宗耽于繪事提出尖銳的批評。書畫藝術,貴在修身養性。然而,徽宗卻沉湎其中,玩物喪志,終致山河破碎,百姓罹難。其深刻教訓,足戒后人。

此畫材質為粉箋本,在宋法帖中偶見粉箋本,然用于畫作甚為少見,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則僅有此幅,元以后幾無其例。此粉箋新紙時,光潔亮麗,其上另印有卷草紋圖案,是當時極為珍貴之材料,由于紙面經過上粉之處理,具有不吸水性,因而會影響到筆墨的趣味。乍看之下,該幅之筆墨甚為質樸,而且有斑剝之古趣,這是粉箋年久水墨略有脫落所致。以畫意來看,該幅和《宋人百花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頗有相關之處。《宋人百花圖卷》亦屬一花一草,逐次排列,而畫筆亦屬沒骨表現法為主的水墨作品。但是描寫花草的形態,《宋人百花圖卷》已是很典型的宋人寫生,技法熟巧,而《池塘秋晚》則較古樸,尚帶有唐人裝飾意味的遺意。

卷前有“宣和”一印,后有御押“天下一人”,上鈐“御書”葫蘆印,其意該幅為宋徽宗之御筆,但御押及印璽,皆拙劣,可能是卷尾遭裁切后,后人加上偽印偽押。依作品來論《百花圖》約為南宋之作,而該幅之年代則較早,可置于北宋末。

《清河書畫舫》:“徽廟荷鷺驚魚圖,有鄧杞跋,全仿江南落墨寫生遺法。”而該幅之內容以荷鷺為主體,畫法亦有落墨寫生筆意,與記載有相符之處,或可認為即是此幅,然跋全然不同。關于宋徽宗繪畫爭議甚多,徐邦達先生認為粗筆寫意花鳥畫,如《池塘秋晚》較符合徽宗的筆情墨意,為徽宗真跡,反倒是如《蠟梅山禽》一類之工筆花鳥畫,非徽宗之筆,而是由畫院畫家之代筆。故不能因卷末有徽宗的偽印偽押,即否定該幅與徽宗關系。

趙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神宗子,哲宗弟。紹圣三年封端王。元符三年即位。以蔡京主國事,定司馬光、蘇軾等百余人為奸黨,皆予貶謫。崇奉道教,大興道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又窮極土木,采尋民間奇花異石,稱“花石綱”。遣使浮海,約金攻遼,以奪回燕云之地。宣和七年,金兵滅遼后南下,懼而傳位欽宗,自稱“太上皇”。欽宗靖康二年,為金人俘虜北去,后死于五國城。在位二十六年。工書,稱“瘦金體”,有《千字文卷》傳世。擅畫,有《芙蓉錦雞》等存世。又能詩詞,有《宣和宮詞》等。

(圖為《池塘秋晚圖》局部)

本文鄧紹圣(鄧紹圣是誰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