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稀土作為戰略資源的特殊價值)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稀土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稀土作為戰略資源的特殊價值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1位網友觀點:
稀土是國家重要戰略資源,任何企業不得向境外銷售,國家必須要嚴格管控起來!
第2位網友觀點:
稀土是我國的戰略資源,怎么會讓一家公司輕易就能出口給美國呢?決不容忍這樣的賣國行為,必須徹查。
第3位網友觀點:
美國發現自己正處在一種尷尬的境地,其最先進的F35隱形戰斗機中發現了由中國制造的稀土合金。但讓美國糾結的是,這種特殊的合金只能從中國進口。
據《歐亞時報》報道:日前,美國當局對航空設備制造公司霍尼威爾(Honeywell)研發的渦輪機進行了檢測,發現其中的磁體使用了中國所生產的釤鈷合金。隨后,當局立即暫停了F35隱形戰斗機的交付程序,并對機型進行審查。
審查結果顯示:包括美國在內,有15個國家的825架F35戰機中都采用了中國的合金原料和中間部件。10月,美方對“中國合金”進行了認真評估,并未發現任何的安全隱患,部件的質量、規格完全符合標準,于是又解除了F35的交付禁令。這一停一檢,顯得美國的格局還是有些太小了。
事實上,中國的產品在全球化浪潮中早已融入世界,美國的航空工業也不例外。早在2014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16戰機和波音B-1B轟炸機就發現有來自中國的材料和設備。但讓美國人無可辯駁的是,很多關鍵的稀土合金還只能從中國進口,沒有更好的選擇。
以稀土為例。據業內人士介紹,稀土包括17種元素,具有優異的磁、電、光性能。目前全球只有中國有能力提取釤、鈷等稀土金屬,中間產品氧化釤幾乎100%都在中國的工廠內生產。因此,美國的航空制造業對中國有所依賴屬于正常現象。
首先從儲量上看,2019年全球稀土資源的儲量約為1.2億噸,其中我國獨占4400萬噸,占全球總儲量的38%,排名世界第一。在2021年,我國再次更新了稀土的儲備狀況,探明儲量約占世界總量的41.36%,資源優勢十分明顯。
其次,我國稀土資源的種類也非常齊全,不僅有豐富的巖礦型輕稀土礦,還有大量的離子型重稀土礦,品位分布合理。其中,國內最大的稀土礦位于白云鄂博,規模為世界罕見,類型為鐵、鈮、稀土等多種金屬伴生的超大型礦床,查明的元素超過70種,礦物超過170種,總儲量占全國總量的80%左右。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并沒有將稀土的價值開發到最大,大量的稀土以“白菜價”售往國外。據《中國稀土現狀與政策》白皮書記錄,中國稀土的資源量和產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有60%~70%的產品都低價出口,流向了國外。在定價上,我國企業沒有話語權,因為國內資源豐富,開發企業達上百家,市場出現了惡性競爭,珍貴的稀土產品被迫降價出售。
稀土是重要的戰略儲備資源,被譽為“工業黃金”,在核工業、超導、激光、電子、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等關鍵領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為寶貴,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利用!
一方面,開采企業通過尾礦回收提高資源利用率,通過工藝改進實現稀土產品的高端化;另一方面,我國也在主動保護中重稀土資源,控制稀缺稀土元素的出口。只有牢牢把握住稀土命脈,我們才能在資源上不再受制于人。
#謠零零計劃##稀土資源#
第4位網友觀點:
【#畫里有話#】#工信部談稀土為何只賣出土的價格# 日前,工信部部長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談到,我國“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稀土不稀,令不少人感到痛心。稀土是現代工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資源,也是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的關鍵戰略性基礎材料,微量的稀土元素往往可以起到“點石成金”的作用,而同時,稀土也是不可再生資源,其戰略價值和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我國是世界第一稀土生產大國,也是重要的出口國。物本以稀為貴,然而因為惡性競爭、競相壓價、無序開采等種種原因,中國的稀土卻長期維持“土”價,使得寶貴的稀土資源被浪費,這對中國甚至世界而言都是一種損失。制止無序開采、資源浪費,校正市場價格,推動稀土資源高質量發展,極為緊迫、十分必要。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稀土管理條例》制定并公開征求意見。讓稀土回歸“稀”土,才能物盡其用,更好發揮稀土的特殊價值!
第5位網友觀點:
今天盤后A股的稀土行業終于迎來重組的消息加持了,就看這個重組能否符合市場預期,然后點燃這個板塊了,給大家說說稀土行業的主要邏輯。
今年的稀土板塊走得好,主要的邏輯還是因為稀土板塊的景氣度,新能源的發展讓稀土的需求增大了,這個是隨著新能源行業的增長而增長,因此稀土行業的成長性被價值重估了,這個是最主要的。
另外,稀土是戰略資源,因此開采以及冶煉分離都是有指標的,再結合現在碳中和的推進以及環保問題,那么稀土的趨勢必然會是稀缺的,價格與價值會被進一步推升。
稀土條例還沒有落地,這個是給稀土板塊賦予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另外就是我國在稀土行業的地位就更加不用說了,從目前各國紛紛想辦法弱化對我國稀土的依賴就知道了。
另外就是目前的幾大稀土集團,重組合并的預期。今天五礦集團和中國鋁業就正式公告了,那么這個很有可能成為點燃其它稀土企業重組合并的預期。
雖然短期來說,難以實現重組合并,但股市里面永遠是一個玩預期的地方,只要故事講得好就行。
特別是包鋼集團旗下的兩家公司,一個有礦,一個有技術,有指標。一個稀土精礦低價賣給另外一家,這個事情沒少受到股東們的詬病,因此他們兩個合并重組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雖然說短期來說不至于,但有預期就行了。
唯一比較弱勢的就是廈門那家,估計是整個A股唯一一個希望它某位大股東能夠減持的,而且是迫切的有這個需求,別人減持可能是利空,但廈門那家的日本大股東減持,那要美死現在持股的股民們。畢竟現在因為這個事情,導致一個礦的開采問題都沒有解決,更是對它的成長性是一種壓制,分拆出來的子公司市值都一度差點超過其本身了,更別說別的,稀土行業PE最低的。
對于整個稀土行業,有必要整合資源,這樣有利于進一步把戰略資源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稀土條例是一方面,另外就是曾經能被賣出土的價格,其本身還是因為資源沒有整合,各自為戰的原因。
明天就看五礦和中鋁到底能否走出正常預期了,如果能夠強勢一點,那么就能帶動其它企業的想象空間,如果不符合預期,那就哪來回哪去。
對于中鋁和五礦目前的那種形態以及股價和估值,能符合預期就是超預期了,畢竟前期都被炒作過一次比較大的行情,目前來說獲利盤依然很多,籌碼結構本質上是不太好的,因此明天大家所見即所得比較好。
好了,今天就分享這些了,明天周五,祝大家有一個美好的周末!
第6位網友觀點:
【中信證券:新能源需求即將爆發 稀土行業迎歷史拐點】: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稀土是不可再生資源,是高科技領域多種功能性材料的關鍵元素,近年來美國、歐盟、日本等多個經濟體相繼出臺政策將稀土納入國家戰略資源儲備,我國稀土冶煉分離環節全球領先,擁有全球最完善的稀土產業鏈。近年來國內稀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下游磁材、催化、儲氫等應用高速發展,供需基本面有望進入良性周期,新形勢下稀土資源戰略價值有望持續提升。
新能源需求即將爆發,新形勢下稀土資源戰略價值或持續提升,持續推薦稀土板塊戰略配置價值,重點關注:北方稀土、盛和資源、廈門鎢業、廣晟有色、中科三環、正海磁材、寧波韻升、金力永磁。
第7位網友觀點: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稀土是不可再生資源,是高科技領域多種功能性材料的關鍵元素,近年來美國、歐盟、日本等多個經濟體相繼出臺政策將稀土納入國家戰略資源儲備,我國稀土冶煉分離環節全球領先,擁有全球最完善的稀土產業鏈。近年來國內稀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下游磁材、催化、儲氫等應用高速發展,供需基本面有望進入良性周期,新形勢下稀土資源戰略價值有望持續提升。
有關稀土的重要性及稀土三大龍頭股可點擊下方鏈接:
車厘子自由的背后 中美博弈2.0開啟 聰明資金買入這個板塊
#北方稀土##中美貿易摩擦大事件##車厘子#
第8位網友觀點:
中國稀土很厲害,為什么我們還要繼續向美國供貨?我們就不能給他斷供卡一下他的脖子嘛。其實主要是有幾點。第一,中國在稀土產業到底有哪些優勢?第二,為何不建議我國對美國卡脖子?第三,我國稀有產業未來該走向何方?什么是稀土。所謂的稀土并不是土,而是礦石總共包括了17種金屬元素,通常分為輕稀土和重稀土兩大類。其中重稀土更具有價值。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稀土元素擁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子信息、鋼鐵、有色金屬、機械制造、石油化工等等行業是極其珍貴的戰略技術資源,被譽為工業維生素新材料之母。稀土的應用范圍的確是非常廣泛的。在我們身邊使用的稀土材料,有手機的屏幕,電腦的配件。比如說硬盤,還有數碼相機等等產品。另外在軍事上也是使用非常廣泛的材料。比如雷達隱形戰斗機,包括巡航導彈和精確制導導彈。所以說稀土這種材料,應用到了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有朋友可能想,稀土應該是挺稀有的吧。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大多數稀土元素并不是特別稀有的。全世界現有的稀土儲備量依舊可以開采1000年,哪怕是稀土元素當中儲量最少的都要比黃金的儲備量多上了200倍,足以說明世界范圍內的稀土并不稀缺。我們看第一個問題,中國在稀土產業到底有哪些優勢?簡單來說,中國稀土擁有三大優勢,分別是出貨量、產業鏈和專利。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能產出17種全部稀土元素的國家。中國稀土的儲備量占據全球約38%的市場份額。其中從儲量上來看的話,并沒有達到壟斷的優勢,但是卻承擔著全球90%左右的市場供應。其中美國的稀土進口總量的80%都來自于中國。中國的重稀土地位在短時間內是無可替代的。產業鏈方面,我國是稀土產業體系最完整的國家,像是稀土采選、冶煉分離等等領域,擁有了多項國際先進的水平技術。以稀土分離冶煉為例,我國擁有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優勢,分離純度早就超過了99.999%。現在中國的稀土產業鏈的優勢主要就在于冶煉。在冶煉這塊幾乎是絕對的壟斷。第三點優勢體現在專利上。截止到2019年的7月18號,我國已經申請了8.5萬件專利,數量已經是全球第一。從2011年以來,中國在稀土方面的申請專利數量。超過了全球其他國家的總和。雖然說大部分都是冶煉環節的專利,但是也形成了一定的壁壘。整體來說有幾個數據是非常值得我們驕傲的。我們有兩個唯一,還有兩個第一,其中唯一擁有稀土全產業鏈的國家,唯一能出口17種全部稀土的國家。我們還有另外的兩個地域,分別是我國每年的稀土申請專利世界第一,我國的分離純度已經接近了百分之百,也是世界第一。第二,為什么不建議我們對美國卡脖子?首先要知道一點,即使中國選擇完全禁運美國的稀土產業鏈,也能依賴自身的資源儲量慢慢的恢復,更別提如果中國不賣,像巴西、越南、俄羅斯等等稀土大國,就有生意可做了。至于稀土儲備量方面,美國和日本等等這些國家一直在不斷的收購和儲備高質量的單一稀土。目前來看至少可供工業生產使用20年。如果說中國選擇禁止出口稀土的話,更多的是損害了我們國家自己的利益。更為嚴重的是,我國稀土行業內的技術進步,大多都是發生在稀土的開采提煉和深加工初級的生產環節。但是高端應用領域,是幾乎看不到我們國家的身影的。作為對比,歐美和日本都擁有著世界一流的稀土應用技術。例如我國在稀土的二次加工產品,比如隱身涂料泳池材料上,還遠落后于歐美。導致了我國稀土僅僅是張王牌而并非是王炸。還有一點就是中國禁止出口稀土也就意味著阻斷購買稀土的通路。考慮到國外所擁有的稀土資源之大,以及我國對于稀土資源的需求之高,無論出于產業鏈需求,還是我國制造業和高科技產業的持續進步的角度,都不支持我國采取禁止稀土出口這一政策。所以問題就來了,過度出口稀土不是好選擇,禁止出口稀土也不是好選擇。那我國的稀土產業未來該走向何方?中國稀土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不少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生態破壞、家具環境污染嚴重,資源開采過度。雖然說我們國家已經開始對開采污染進行了治理,但是依然存在環境污染問題。至于資源開采過度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早些年,中國并沒有意識到稀土資源的重要性和戰略性。好在如今我們國家推出了稀土的建材政策,并且開始了大力的購買國外的稀土來增加儲備。因此還是可以相信我國稀土產業未來會走向一個良性的發展。但與此同時,我國的新的產業需要由一次加工產品向二次加工產品以及高尖端的材料產品來進行轉變。這也是我國目前在下的一盤大棋。未來我國能否在稀土市場上掌握絕對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就要看二次加工產品以及高尖端材料產品技術上的突破成果了。總的來說,美國想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需要很多很多年。而中國雖然說對稀土擁有支配的地位,但世界各國并不缺少稀土資源。如果說中國選擇卡,那只會讓國外稀土產業卷土重來,和華為遭遇的芯片制裁,完全沒有可比性。與其選擇現在的激進,不如繼續積累實力,好在未來做到一劍封喉。
本文稀土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稀土作為戰略資源的特殊價值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9859.html發布于 2023-10-28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