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傳奇 [ 水泊梁山的傳說]
水滸傳人物:高俅一年時間,從一個小混混做到了國防部長
水滸傳里高俅是一個令人討厭的貪官,霍亂超綱,殘害百姓,梁山好漢被他害死大半;但是高俅的發跡是一個很傳奇的故事,可能只有小說里敢這么寫,請大家細品。
高俅本是一個街上小混混,在鎮上藥鋪作幫工,整天無所事事,喜歡和一幫狐朋狗友尋釁滋事,坐過牢充過軍。有一天欺負街頭賣藝之人,被禁軍教頭王進打的鼻青臉腫。這時高俅才清醒過來,說要做打死人可以不吃官司的人,意思是他要當官,他認為只有當官才能打死人不用償命,相當于已經有了人生目標。
藥鋪掌柜看他鼻青臉腫,吊兒郎當無心做事,就給蘇學士書信一封,把高俅推薦給蘇學士去做抄寫小跟班,說是為高俅著想,信里面具體寫的什么內容大家都不清楚,其實是趕緊把高俅打發走了,生怕他日后惹事影響藥鋪。
高俅拿著藥鋪掌柜給蘇學士寫的書信去蘇府,在蘇學士面前引用古詩詞解釋自己的名字,還用筆把名字寫出來,把職場應聘的技巧展現的淋漓盡致。蘇學士看高俅的表現,意味深長的笑了笑說,我舉薦你去當朝駙馬晉卿王駙馬府里;蘇學士心想高俅這小伙不是個省油的燈,在我這里還不知道能惹什么事出來,但也不敢得罪高俅,干脆送到王駙馬府里,讓王駙馬把高俅打發走。可天不隨人愿,從此高俅在朝廷一發不可收拾,平步青云。到了王駙馬府里,王駙馬礙于老師的面子就把高俅先留下了。
正巧過幾日駙馬過生日,還只請王爺到場,這個王爺一大愛好就是玉器,這讓高俅有了一次進王府的機會。次日高俅帶著玉龍筆架就去王爺府,正巧碰到王爺和一群隊友在踢球,踢球是高俅的特長啊,這可高俅高興壞了,上去就小秀一番球技,正中王爺的另一大喜好,把王爺看呆了,心想這小子球技可以啊,比旁邊這些強多了,把他留下天天陪我踢球,就這樣高俅在駙馬府還沒熱乎幾天,就進了王爺府。
這天王爺急急忙忙的外出,經打聽才知道皇上駕崩了,現在王爺成了皇上宋徽宗,高俅真是官運來了擋也擋不住,進入官場不到一年做到了太尉,相當于現在的國防部長。
總結一下,雖然小說寫的劇情是離譜,但是在職場,像高俅這種情商高,善于抓住機會的人也是相當厲害的角色。
梁山上獨特的好漢:吳用忌憚,宋江喜愛,魯智深鄙視,武松敬佩
地魁星——朱武
在《水滸傳》中,我們認識了熱血仗義的魯智深,俠肝義膽的武松,仗義疏財的柴進。這些角色都憑借自己超高的魅力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觀眾對他們的喜愛度更是超過了本書的第一主角宋江。
但是108位英雄的群像戲,自然也不可能個個都是主角,七十二地煞中的好漢們,可能更像“工具人”,其目的也是為了我們的主角團“刷成就”。
有意思的是,在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角色中,卻有這樣一位神奇的人物,他被吳用忌憚,被魯智深鄙視,可是卻得宋江的喜愛,也受到武松的尊重。他就是“地魁星”朱武,綽號神機軍師。
朱武“能使兩口雙刀,雖無十分本事,卻精通陣法,廣有謀略”,起初他也不是梁山好漢,而是少華山山寨之主。朱武的手下有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二人。少華山因為地處偏僻,一向沒有什么錢財,所以大多選擇打家劫舍來維持生活。
離少華山不遠的華陰縣卻是一個富裕的地方,所以他們三人就準備洗劫華陰縣,可是在華陰縣附近有個史家莊,這史家莊就如后來的祝家莊一般,既富裕又有本事。
尤其是他們的莊主九紋龍史進,也是個人物,朱武一時犯了難,他不主張硬碰硬,畢竟少華山對上史家莊誰輸誰贏還真不好說。但是手下人陳達不愿意了,覺得自己的老大畏首畏尾,就自己率人去掃蕩史家莊。
不出所料,他果然被史進給活捉了。前文也說朱武此人本事不大,但是很有謀略,他深知硬拼一定拼不過史進,就想出了條苦肉計。當時的江湖豪杰最重義氣二字,他帶著楊春自投羅網,跪在史進面前說我們兄弟三人同生共死。
還對著他說道,你把我們一起抓了吧。史進果然上當,被這三人的情誼感動,非但沒有抓他們兩個 還主動放了陳達。經此一事,少華山同史家莊的關系就開始密切起來。
朱武的賊匪生涯
史進與山匪交友的事情很快傳到了官府的耳朵里。八月十五中秋團圓日,少華山三人和史進共同賞月時,官府就帶了大隊人馬前來包抄,他們包圍了史家莊,準備來個甕中捉鱉。
原本,史進只需與他們三人撇清關系就能獨善其身了,可是史進重情重義,和他們一起出逃了。于是,朱武又得一員猛將,但他對自己有很清晰的認知。
朱武知道自己雖然聰明,作戰時可以出謀劃策,可是統領一個山寨,他的能力還是稍弱了些,所以就主動讓出的一把手的位置,讓史進坐了第一順位。
史進此人也非常熱心腸,他為了救被華州賀太守霸占的民女玉嬌枝,就去刺殺賀太守。沒想到刺殺賀太守不成,反被捉拿。宋江聽說史進被抓就帶著七千多弟兄,從山東趕到陜西,大鬧華州。
救出史進后,朱武也隨著眾人上了梁山。照理說,朱武此人非常聰明,上了梁山后應該受到禮待,為何又會被吳用忌憚,魯智深鄙視呢?
朱武的傳奇
吳用此人也是擅長計謀,并且詭計更多。通讀全本我們也能發現,吳用為了哄好漢上山,往往害得他們家破人亡,有時連幼小兒童也不放過。可朱武卻從來沒有利用自己的智慧去迫害別人。
在招安策略上,朱武認為應該走宿太尉的路線。宿太尉在朝堂上也是反對出兵圍剿梁山,主張招安的,可見朱武非常有遠見。可是吳用偏要走高俅路線,大家都知道高俅是主張剿滅梁山的,盡管最后結果一樣,可是卻饒了很多彎路。
在作戰時,吳用的心機就更用不上了,遇上陣法皆是朱武看破。所以吳用與朱武就撞人設了,甚至很多時候朱武流露出來的智慧更甚吳用。
自然而然,吳用就會忌憚朱武,畢竟唯一的軍師,和唯二的軍師,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不過朱武真正的大智慧還是體現在他的能進能退,這一點也是吳用做不到的。
朱武原是少華山一把手,史進一來,他馬上能讓出頭把交椅。而進了梁山后,可以隱起鋒芒,甘居七十二地煞之位。而他內心也深知,吳用跟隨宋江年歲久遠,他們二人的感情自然是自己比不了的。
因此,他也從來沒有想過取代吳用,成為唯一的軍師。光看這一點,我們就能知道他是個有大智慧的人。魯智深對他的鄙視則來自史進被抓一事,朱武是一個聰明人,當他知道史進被抓后,并沒有莽撞地去救人。
因為他知道,憑借少華山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在救人以后全身而退。正當他慢慢盤算時,魯智深來了,魯智深此人大大咧咧,做事沒頭腦。
當他看到朱武不慌不忙還磨磨唧唧就氣不打一處來,覺得他是貪生怕死之輩,所以他對朱武鄙視至極。同來的還有武松,武松雖然在性格上和魯智深有很多相似之處,可是他是粗中有細。
武松一眼就看出了朱武另有安排,而不是貪生怕死。當朱武告訴武松自己的計劃后,武松被他的聰明才智徹底征服了,所以此后對待朱武都是尊重有加。
宋江對朱武更是不掩飾地喜愛愛,因為水泊梁山皆是粗漢子,這些人領軍作戰還行,可是出謀劃策就不行了。而一支隊伍,既需要會打仗的,也需要會出謀略的。
在招安一事上,朱武也可謂說到點上了,這讓宋江非常佩服,自然對他喜愛有加。對比108位好漢的結局,朱武也算擁有了幸福美滿的結局了,這一切都來自他的聰明才智和不慕名利。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水滸傳》里梁山好漢的人格特質反映了哪些生存之道 ?
最近一直在聽一些關于水滸人物的解讀并且讀了一些深度分析水滸人物性格特質的書籍,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水滸里那些梁山好漢的人格特質的生存之道給今天的我們自己能帶來哪些人生的思考?
一直以來,對于宋朝,我們都是褒大于貶,不可否認,這確實是一個中國文化燦若星辰的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中商業文化最為繁盛的時期,但有宋一朝繁華的背后卻是國力的孱弱,從北宋到南宋面對北方的鐵騎,始終是噤若寒蟬,歷史大家們多把原因歸結為重文輕武,但一部《水滸傳》見微知著,讓我們通過放大鏡看到了北宋民間真正的深層次問題在于缺乏法制。
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歷史的破案傳奇人物不少都出現在宋朝,從包拯到宋慈,為什么在清平年代的宋仁宗時期,民間卻要稱呼包拯包青天,從這一稱謂我們就能看出,即使在宋朝最高光的時期,法制化的不健全仍然是最為突出的問題。好漢們的人生命運則大多風起于法制化缺失,自身安全無法受到保護而被迫選擇了同一條人生道路。
關于宋江,一直以來對于他帶領梁山招安一直都有為公還是為私的說法,我們今天就來試著做一個邏輯推理,假如他招安是一心為公,希望報效國家的話,那為什么他在做鄆城小吏的時候還做出了私放晁蓋七人這樣完全違背法理的事情,更別提后來主動犯法,殺了閻婆惜這樣的事情。如果說武松為兄報仇是因為法律無法幫他解決問題,不得已為之的話,那宋江的行為放在今天就是主動知法犯法。既然做吏的時候并不能完全履行職責,只是借此為自己積累名望和資源,那招安之后的行為就不可能顯得那么純潔,為公。
一直以來,對于林沖性格中的軟弱,不少人都對于這位末路英雄頗有微詞,和魯達的為人處事相比,則有些相形見絀,但十年砍柴在《閑看水滸》這本書中卻將林沖定義為梁山好漢中唯一一位具有現代性人格的好漢。我們看林沖的一切行為都是在法制和體制內的規則中,即使面對高衙內和陸虞侯的咄咄逼人,林沖的理性化依然主導了自己的思維,直到最后被逼走投無路之際,才火燒草料場,手刃了仇人。面對董超和薛霸要暗害自己,武松在飛云浦直接結果了對方,還瞬間血濺鴛鴦樓一十五口,但林沖卻選擇了原諒。到了梁山要納投名狀,林沖還是依然以一顆為善之心不忍為之。試想一下,林沖如果活在現代,有了健全法制的保護,或許他的人生不會如此身世沉浮雨打萍。
林沖,魯達,武松是梁山上三個孤獨的存在,宋江初見李逵時的十兩銀子就買來了李逵的一生,但同樣的十兩銀子,武松卻始終和宋江保持若即若離的關系。很難想象,在一部男性主導的好漢群體中,魯智深卻是唯一從內心真正尊重女性的人。身為當地提轄,魯達本可以對于金翠蓮的遭遇置若罔聞,但他卻愿意路見不平,從而連累自己人生走向了另外一條道路,即便如此,面對桃花山小霸王周通霸占劉太公小女,他依然選擇尊重劉家小姐的擇偶意愿,幫助劉小姐脫困,相比而言,宋江卻罔顧扈三娘的想法,將其作為籠絡人心的籌碼嫁給了矮腳虎王英。到了梁山,魯智深最先想到的是曾經兩次幫助過自己的史進,不惜自己犯險也要潛入華州救助史進。武松亦是如此,《水滸傳》中兩次流淚,一次是為了哥哥武大郎,一次是征方臘時施恩戰死。施恩雖然利用武松醉打蔣門神奪回快活林有自己的私心,但當武松被陷害發配的時候,施恩卻不惜傾其所有,上下打點,盡自己所能幫助武松,其實彼時的武松對于他已經沒有任何價值,而且還是負累,但施恩依然選擇遵從自己的良知幫助這位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打虎英雄。武松知道在自己危難時刻真心對自己好的人不多,施恩是為數不多的一個。
相比于吳用,花榮,李逵圍繞在宋江周圍的風生水起,作為梁山元老和帶資進組的林沖,魯達,武松卻依然保持著自己的獨立人格。但往往就是這種獨立人格卻在大染缸的社會和團隊中間活得始終那么游離和孤獨。
柴進和燕青是另外兩個人間清醒的人物,宋江到東京為什么一定要帶上這兩位。一個是廟堂之高的貴族,一個是江湖之遠的浪子,論社交場面,這兩位最人情練達,招安之后,他們兩個一個選擇回鄉務農,一個選擇流浪江湖,都是風一樣的男子,能得善終。
李俊和張順是潯陽江的兩霸,能力出眾,兩個都曾救過宋江的命,也都算得上是宋江在水軍中的鐵桿,但同樣面對宋江,李俊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張順卻始終選擇盲從。李俊在江湖規則內做事,而張順卻為了讓安道全上山救助宋江,而不擇手段陷害曾經的救母恩人。同樣也正是這種性格特質和行事手段讓兩個人最后的境遇天差地別。李俊在太湖小結義時就看清大局,為自己想好了退路,而張順卻不顧勸阻,劍走偏鋒,最后魂斷涌金門。
最后我們看那些有專才,技能的基本都得到了善終,會醫術的安道全,懂雕刻的金大堅,會臨摹的蕭讓,不管什么年代有一門手藝雖不能聞達于諸侯,卻終究能安穩度日。另外那些有些家底和小團隊領袖也都活到了最后,比如貴族柴進,富戶李應,登州派領袖孫立,資源不管的財富還是團隊,在關鍵時候也能夠幫助自己渡過激流險灘。
《西湖勝景》
三潭映月一湖水,
千年傳奇等一回。
蘇堤春曉人如潮,
桃花島上令人醉!
最美江南好風景,
六月荷香蝴蝶飛。
水泊梁山聚義起,
難酬蹈海夢里追!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14257.html發布于 2023-11-21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