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見我的心聲嗎(你能聽懂我的心聲嗎 )

摘要: Everybody wants to be heard.—— Oprah Winfrey采訪過上萬人的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如果你今天要有所收獲的話,那么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傾聽。——...

Everybody wants to be heard.

—— Oprah Winfrey

采訪過上萬人的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


如果你今天要有所收獲的話,

那么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傾聽。

—— Larry King《妙語12訣》

CNN王牌訪談節(jié)目主持人


1 先后退一步,看看人們是如何傾聽的。


你認(rèn)為人們能客觀地傾聽嗎?

是什么影響了我們傾聽和理解的客觀性?

你在聽別人說話時,可能有什么樣的偏見?


帶著新的問題,上周的愛格博雅筑基課堂里,我們開始了“傾聽”(Listening)的探索。


Carol導(dǎo)師首先給出了三段電影剪輯視頻,讓大家感受和思考一下片中人物的“傾聽狀態(tài)”:


這些談話中的聽眾(接受者)給表達(dá)者什么感覺?他們是否帶著假設(shè)或情緒傾聽?如果是,你認(rèn)為他們在傾聽的瞬間意識到了這點(diǎn)嗎?聽眾是否對談話的結(jié)果負(fù)責(zé)?


我們看到了《死亡詩社》中父親與兒子的一場爭執(zhí),《穿Prada的女魔頭》里女主人公第一次去面試時和女主編的對話,以及迪士尼《風(fēng)中奇緣》中柳樹婆婆聆聽女孩心事的場景。


在隨后的分組討論中,大家站在不同角色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觀察:


聽眾不是會話中的被動參與者。傾聽?wèi)?yīng)該是積極的,但也常常是主觀的。我們有時可能無法意識到自己的偏見。

 


聽覺,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我們每天都在聽到來自或親密或陌生對象的許多信息。


在人際溝通中,任何時候都不可能是一方信息的傳達(dá)。即使在以傳達(dá)為主的一方,也會因為接受方的不同表現(xiàn)而調(diào)整自己的傳達(dá)方式。因此,無論我們作為表達(dá)者還是作為接受者,傾聽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


但是,我們真的會“傾聽”嗎?如何有效傾聽?如何讓傾聽為更好的溝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