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是(90年代的動畫片

摘要: 大家好,小宜來為大家講解下。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是(90年代的動畫片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第七集《小賣部》!動畫劇照演活了老北京胡同!...

大家好,小宜來為大家講解下。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是(90年代的動畫片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第七集《小賣部》!動畫劇照演活了老北京胡同!

胡同對北京人來說是個很溫暖治愈的地方,而小賣部則是居民們溝通交流的一個‘信息站’。

當你從胡同的這頭走到那頭,可能會遇到小賣部老板向你打招呼,聞到誰家炒菜的香味,看到誰家正在晾曬的床品,花色各不相同宛如一場藝術展覽。

片中的一段長鏡頭徐徐展開,就展現了這樣的煙火生活。憑借親切真實的胡同場景和浪漫風格的奇幻故事打動了許多觀眾。

@好內容我來評《中國奇譚》為什么能讓我們如此喜愛?

這段時間,為期8集的動畫短片《中國奇譚》成為了熱搜。

如果要用一句話去形容這部系列動畫,我覺得應該是:《中國奇譚》哪集最好看,答案是下一集。

為什么這么說,本來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已經非常驚艷了,這是《西游記》的故事,第一次沒有使用師徒四人作為主角。我們通過小豬妖的視角,看到了一個不太一樣的《西游記》。

很多人說第一集的劇情,看著看著就哭了,因為在動畫中看到了每日奔波的自己。

接下來的《鵝鵝鵝》,卻以默劇的形式,為我們講述了另一段故事。

后來,我們發現在《中國奇譚》中,每一個故事的講述方式,都是不同的。

那么問題來了,對于,這幾個短片,我們為什么如此喜歡?

答案就在片頭,當你看到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時,是不是內心頓時蕩漾了一下。

這個名字屬于那個動畫片,被我們叫做美術片的時代。

《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又是多少人的溫馨回憶?

當然,我們喜歡《中國奇譚》不光是情懷所致,還有這部短片系列中,所呈現的那種獨屬于中國的浪漫和哲理。

那是刻在我們基因中的共同審美,傳承于我們自己的動畫學派——“中國學派”。

所以,我們喜歡《中國奇譚》不但有情懷的因素,還有一定歷史淵源的。

一天觀看一部兒時的國產動畫,然后在對它們依次打分。

今天觀看的是《三個和尚》是根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1981年制作的動畫短片。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這是在中國人盡皆知的民間諺語。1981年,導演徐景達將其改編成十幾分鐘的動畫片搬上銀幕,從此成為幾代中國人難以磨滅的童年記憶。

這個故事里的三個和尚原先相互依賴、相互推諉、斤斤計較、唯恐自己吃虧,結果險些釀成大禍。故事告訴我們,只有互諒互讓、齊心協力、把個人的智慧融入到集體之中,才能克服困難,換來幸福的生活!

綜合評分9分

動畫短片《中國奇譚》之《飛鳥與魚》幕后特輯

寫這篇稿子之前,我對中國動畫的牛逼一無所知。

?

1941年國難當頭之際,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頂著槍林彈雨,橫空出世。這部神作融合中國古典畫和山水畫,借用孫悟空的斗爭精神,大膽而隱晦地鼓舞抗戰,一上映就轟動世界。除了迪士尼的《白雪公主》,沒人能和中國動畫叫板。而《鐵扇公主》之父——萬籟鳴,就是后來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以下簡稱“上美影”)的頂梁柱。他帶領著上美影,讓中國動畫的名號響徹了全球!

?

1959年,上美影接到了一部長篇巨制任務。時局動蕩,資金緊缺,萬籟鳴調動所有精兵強將,把情節和人物的一顰一笑純手工畫出來,精準計算每個動作的分秒,裝訂成冊,讓靜止的畫面動了起來。歷時2年,單單畫紙就用掉了15.4萬張,能繞地球一圈不止。這部巨制,就是《大鬧天宮》,它一經面世,就斬下各項大獎,美國的美聯社都甘拜下風,自認《迪士尼》都拍不出這樣的片子。宮崎駿更是因為它,對上美影心神向往。可見我們的動畫明明站上過世界最高峰,為何現在卻走向了衰落?

?

1984年,上美影決定以剪紙的形式,把民間傳說《十兄弟》搬上熒幕。剪紙動畫,聞所未聞,上美影卻偏向虎山行!為了節約經費,他們簡化場景,縮減角色,把表情、動態畫下來,裁剪細致到關節。一個角色、千個場景。都是純手工制作,這讓當時來交流的宮崎駿都嘆為觀止。相比迪士尼《獅子王》一格3054塊錢的成本,一格成本僅7元的葫蘆娃劇組,可以說是一貧如洗。這部片子一面世,就被各地電視臺爭相購買,但續集《葫蘆小金剛》播出后,上美影卻開始走下坡路,這一切皆因為向錢看。

?

20世紀60年代,中國動畫背靠國家政策扶持,成本無憂,也不用管票房,。這樣的紅色背景下,上美影才能培育出這么一批純粹的藝術家,創作出這些中國學派的片子。但帶來財富的改革春風,吹來了國外的動畫片,還把上美影的年輕人,吹向廣東淪為國外動畫片的代工廠;按件計費的薪酬制度,讓許多人沒有了慢工出細活的耐心。當藝術與票子扯上邊,上美影終究沒能在國家經濟轉型的浪潮中生存下來。

?

好在,我們還有一些初心不改的動畫人。因為有他們,我們等來了砥礪八年的《大圣歸來》

三年磨一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打戲作畫炸裂的《霧山五行》。他們明知艱難,仍負重前行,終有一天,我們會等到,水墨畫片《小蝌蚪找媽媽》、人偶片《神筆馬良》和折紙片《聰明的鴨子》這樣的佳作歸來,中國動畫,必會重上世界之巔!

1900年的今天,動畫大師萬籟鳴出生。一部《鐵扇公主》,他創造了亞洲第一部有聲動畫長片;一部《大鬧天宮》,他創造了中國動畫史上的豐碑。孫悟空、玉皇大帝、神筆馬良......那些靈動鮮活的熒幕形象,是幾代人的共同記憶[心]轉發,緬懷!#早安新一天#

#微頭條日簽# 【老照片】1997年10月7日,中國動畫電影創始人萬籟鳴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97歲。1926年,他和他的三個弟弟萬古蟾(孿生兄弟)、萬超塵、萬滌寰在長城畫片公司制成了中國第一部無聲動畫片《大鬧畫室》。“萬氏四兄弟”于1941年完成了中國也是亞洲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1949年,萬籟鳴去香港,1954年秋回到上海,任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導演。1961~1964年,萬籟鳴先生與唐澄在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合作導演了堪稱中國動畫片的傳世經典之作——《大鬧天宮》。@頭條傳媒 #我要上頭條#

真的要表白國產動漫了,4K高清版的《大鬧天宮》是多少人的童年記憶呀!

60年前的動畫片《大鬧天宮》是我國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雖然年歲久遠,但卻是一部經典國漫。

小時候追過的動畫片,可以跟孩子們一起再追一遍了,當年看不清楚齊天大圣的面貌,這下經過技術修復,畫質超清,觀感太贊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經典的國產動漫都在逐步修復當中,看到熟悉的畫面,聽到熟悉的音樂,真的慶幸童年的記憶又回來了。

更值得開心的是,小時候溫暖過我們的動畫片,現在也可以給孩子們送來歡樂了。

真心期待更多的經典國漫修復成功!

#大鬧天宮4K修復版上線#

#60年后終于看清了齊天大圣#

來這里,認識世界!

中國奇譚[2023年播出的中式奇幻動畫短片集] - 頭條百科

幾十年來以為中國第一部動畫片是大鬧天宮,跟朋友討論起來才知道不是啊……

中國第一部動畫片是《舒振東華文打字機》。

中國第一部白話小說是魯迅的《狂人日記》。

中國第一部白話詩集是胡適的《嘗試集》。

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是1954年拍的越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中國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是《大鬧天宮》。

友友,你們還知道哪些第一?歡迎討論留言!#中國第一# #頭號周刊# #翻開我的生活日記#

本文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是(90年代的動畫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